10月19日晚,祥生医疗(688358.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归母净利润0.9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73亿元,同比增长3.78%。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41.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53.6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20亿元,同比增长19.70%。
核心技术不断扩容 全球布局持续深化
作为国内超声医疗设备行业的领先者,祥生医疗始终坚持创新研发驱动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5,657.00万元,占营收比例为16.48%,其中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895.70万元,占营收比例达17.71%。
高研发投入带来了一系列技术成果产出。2025年以来,祥生医疗持续聚焦超声AI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技术研发与突破,并于今年上半年新增2项核心技术,技术矩阵扩容至63项,进一步夯实“成像+AI”双轮驱动优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超声AI技术方面,祥生医疗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新增超声智能导航与引导技术,在超声影像领域实现基于AI的智能导航功能。据悉,该技术通过实时图像自动识别与区域判定,生成最优扫描路径并实时引导医生操作,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与经验依赖,提升检查标准化水平,减少漏诊、误诊风险,为基层及年轻医生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技术成熟,未来有望结合机器人自动扫查系统,推动乳腺、肝脏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普及,促进医疗资源均衡,提升诊断效率和患者获益。
依托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祥生医疗全球化市场布局亦持续深化。2025年上半年,祥生医疗累计新增国外市场准入许可43项,产品已覆盖国内30%以上三级医院并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25年7月,公司全系列彩色超声诊断产品一次性通过欧盟MDR认证,一举跻身国内少数“全线产品、一次性升级”获证行列,进一步彰显公司研发、生产等方面的系统化实力,并为其加速拓展全球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在产科、乳腺超声机小型化超声技术优势,2025年7月,祥生医疗与盖茨基金会签署联合开发协议,联合开发并推广创新型产科及乳腺超声筛查设备。此项目的落地不仅彰显了祥生医疗的科研攻关实力,更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产品全球化进程。
构筑AI技术根基加快多领域成果转化应用
随着医疗智能化的不断深入,祥生医疗以AI技术为核心,推动产品与应用的多领域、深层次布局,展现出对行业变革的前瞻把握。
祥生医疗作为国内超声AI诊断的先行者,坚持以自主研发为根基,深耕超声技术底层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在临床关键领域的融合与转化,并在“AI+心脏超声”、“AI+产科超声”、“AI+动物超声”以及“AI+超声扫查机器人”等领域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应用。
具体来看,祥生医疗融合大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攻克超声大模型训练、智能影像理解等核心技术难题,以“大模型+小样本”策略突破数据瓶颈,重磅推出全应用智能超声解决方案SonoAI,并全面覆盖心脏、妇产、血管、甲乳、床旁等超声临床应用领域。目前公司SonoFamily全系列产品已搭载SonoAI,实现从智能扫查、精准测量到辅助诊断的全链条智能化。其中,公司发布的新一代产科智能扫查系统支持全孕周标准切面的自动识别与质控,显著提升扫查效率与一致性;在乳腺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乳腺超声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完成新一代算法迭代,在BI-RADS分级及良恶性判别准确率方面实现显著提升,为大规模乳腺癌筛查持续提供可靠、精准的AI辅助。
在更具前瞻性的“AI+机器人”融合领域,2025年上半年,祥生医疗自主研发“视觉识别与分析”“机器人运动精密控制”等核心技术,并深度融合AI辅助筛查系统,推出“AI+机器人扫查”系列解决方案,成功构建出以“AI技术生态”为智能大脑、“高清探头”为精准之眼、“超声机器人”为灵活之手的协同体系,实现(辅助医者)“脑、眼、手”三位一体的全面布局。目前公司的“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已获得医疗器械检测报告,为乳腺癌早筛提供了高效、规范的智能化新路径。
面对超声医学影像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的行业趋势,祥生医疗以自主研发创新为驱动力,持续深化超声领域新技术布局,强化其在精准诊断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公司核心技术与AI、机器人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全球市场布局的持续深化,祥生医疗有望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