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贡献闻泰科技近半营收 半导体业务本土收入增速领跑全球达14%

发布时间:

2025-10-25 10:36:21

来源:同壁财经

  全球半导体行业地缘在政治风波中暗流涌动,一家中资控股的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却逆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闻泰科技(600745.SH)10月24日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279.2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半导体业务的突出表现——该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3.00亿元,同比增长12.20%,创下历史新高。

  安世CEO引领业绩突破,Q3营收创历史新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环境,在以安世CE0为代表的管理层的引领下,公司始终秉持战略定力,精准把握结构性增长机遇,通过持续深化业务聚焦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显著增长与各区域市场的全面开花。

  2025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为43亿元,同比增长12.2%,一举创下其单季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甚至超越了2022年“缺芯潮”时期创下的最高单季营收记录;净利润达7.24亿元;业务毛利率为34.56%,显示出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组合优化方面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凭借在成熟制程IDM领域的综合实力,已实现营收、利润、增速、毛利四项第一的领先地位,构筑了坚实的竞争优势。

  中国市场贡献近半营收,增长引擎作用凸显

  财报数据清晰地揭示了闻泰科技全球业务的“压舱石”所在: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的收入,已占据全球总收入的49.29%,近乎半壁江山。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核心的半导体业务在第三季度于中国市场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14%,这一增速使其毫无争议地成为公司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最强劲的区域。

  这一系列数据有力地印证,中国市场的强劲内需已成为驱动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不仅反映了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成功,更在宏观层面凸显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之一,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正变得愈发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动荡重组的当下,这一稳健的“基本盘”为公司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提供了坚实的战略纵深与回旋余地。

  下游需求全面开花,核心产品放量增长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功率与模拟芯片领域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的背景下,下游需求持续活跃。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稳步增长,欧洲汽车客户进入补库周期,工业领域复苏态势显现,叠加国内设备更新政策以及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逐步释放,共同为半导体市场带来利好。此外,AIPC、AI服务器及消费电子新品的陆续上市,进一步提振了相关芯片需求,为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这一系列利好驱动下,闻泰科技的业绩增长具备了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公司的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6%,展现出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优势;AI服务器、AI PC等先进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亦增势强劲,成功把握了市场热点。

  从产品维度看,增长动能同样明确且可持续:作为业务基石的MOSFET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3%,逻辑与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增长逾15%,均保持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尤为亮眼的是,面向未来的宽禁带(碳化硅/氮化镓)及IGBT产品,其收入规模飙升至去年同期约三倍,正从技术研发成功迈向规模化量产与交付,为公司抢占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绩亮眼成“原罪”?车规芯片巨头遭干预引历史反思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品是全球汽车产业链顺畅运转的关键一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已明确指出,断供安世芯片将导致欧洲汽车制造业面临停产风险。

  然而,这家企业在展现出最强盈利能力之时,却遭遇了荷兰政府的强行“接管”。这一巧合促使市场审视其背后的真实逻辑:当商业上的卓越表现触动了某些非商业的神经,业绩本身是否便成了一种“原罪”?

  历史的规律耐人寻味。从上世纪被制裁的日本东芝,到核心业务被肢解的法国阿尔斯通,再到遭受天价罚款的德国西门子,它们的遭遇勾勒出一种反复出现的模式:当一个产业被贴上“战略”标签,其领先企业便可能从商业楷模变为法律打击的目标。

  然而,喧嚣过后,商业世界的根本规律终将显现:真正的价值,源于无可替代的创新与效率。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