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10月26日至10月27日接受了开源证券等机构的线上调研。长虹能源主要介绍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运营业绩情况、在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发展、泰国投资建厂项目情况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持续良性发展,2024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69 亿元,同比增加 39.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3 亿元,同比增加 171.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2 亿元,同比增加 362.77%。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 10.40 亿元,同比增长 42.12%,环比第二季度增加 26.06%;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5,649 万元,同比增长 147.47%,环比第二季度增长了 26.88%。分产品来看,(1)碱电业务是公司的基石,一如既往的稳健,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创同期新高; (2)锂电池业务逐步恢复,销售规模同比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
2024 年前三季度,在“稳存量、抢增量”的主旋律下,锂电池业务逐步恢复,公司积极抢抓订单,销售规模同比大幅提升。存量客户“南浦、大艺、安海、美的、SHARK 等”销量恢复增长,新增“TTI、安克等”订单,市场拓展取得一定成效,大客户开发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锂电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增长,公司 2024 年前三季度整体的排产率较高。 四季度为电动工具赛道的销售旺季,预计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会保持较高水平。 未来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加速推进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努力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
公司持续关注并看好未来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带来的市场需求, 公司子公司正在开拓上述新兴市场客户,并积极布局研发相关锂电池产品。
2024 年 3 月 5 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关于在泰国投资建厂的议案》,同意在泰国进行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项目建设投资,项目拟总投资 24,600 万元。该投资项目建设期约 1.5 年,预计 2025 年 6 月完成工厂建设,2025 年 12 月投产运营。推进泰国投资建厂项目,有利于降低出口关税,保持公司碱电市场份额和产销量的增长,以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应用广泛,包括 3C 消费电子、电子烟、充电宝、 智能穿戴设备(如蓝牙耳机、电话手表、VR/AR)、医疗器械(如血压计、血糖 计、美容仪)以及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无人机、定位仪)等。
四季度为电动工具赛道的销售旺季,公司将继续抢抓订单,按照既定增效降本方案组织各业务环节抓落实,进一步提升 21 系列大容量电池的销售占比,通过多项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锂电业务毛利率,努力取得更好的盈利表现。
2024 年 9 月 3 日,公司已披露《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事项预挂牌的提示性公告》。根据控股子公司深圳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及后期经营对资金的需要,为促进聚和源业务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深圳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为聚合物锂电池业务赋予新的动能和活力。
公司一直坚持“做大碱电、做强锂电、做新特种电池”战略,在战略实施上通过内涵式与外延式增长并行的方式来发展的。通过 2016 年并购浙 江飞狮、技术和装备持续升级,实现了碱性电池业务的快速做大做强;通过 2018 年并购江苏三杰,准确切入高倍率锂电池,并发挥长虹品牌、资金和管理优势,实现了锂电池业务的超常规发展,快速进入了国内高倍率电池行业前列;通过 2023 年并购深圳聚和源,切入物联网应用场景下的小聚锂电池业务,并快速突破发展。
近期,公司认真学习了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中的支持政策,公司将继续按照公司制定的战略发展思路,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极,现有业务以自建扩能为主,后续持续跟踪和发掘其他类型特种电池及未来新型电池的并购机会,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从而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公司实现产业整合、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开源证券、中金做市、长江证券、华龙证券、东北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光大证券资产、粤佛私募、易方达基金、万家基金、光大保德信、中天汇富基金、国华兴益保险、乾和资产、亘泰投资、创富兆业、长见投资、颐歌资产、行知创投、理成资产、汇瑾资产、度势投资、冰河资 产、君创富民、鸿运私募、红杉中国、锐稳投资、晨鸣资产、青创伯乐、华安投 资、中信建投基金、贝寅资本、国联证券、爱与诚投资、复胜资产、弘毅远方基金、健顺投资、创金合信基金、国联人寿、汇瑾资本、鑫疆投资、国投证券、兴业证券、江海证券、大成基金、华鑫证券、中山证券、中金基金等。
据了解,公司属于电池行业中的一次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和小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行业,是碱锰电池和锂电池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的服务提供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 270 项专利技术,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体系认证、进出口业务认证等生产经营资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