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录·WRC制造观察:WRC 2025,揭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突围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8-13 09:41:00

来源:全景网

8月初的北京虽已入秋,但依然骄阳似火,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也是盛况空前、如火如荼。据了解,此届展会将有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首发新品超100款。

人机对话录·WRC制造观察:WRC 2025,揭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突围路径

值此盛会,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全景网特别策划了《人机对话录·WRC制造观察》,带着数个投资者十分关注的有关“具身智能产业进展及趋势、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的竞争优劣势” 等关键问题,特别邀请了长盛基金机械军工研究员滕光耀、长盛基金汽车研究员张君平、长盛基金电子电新研究员许利天以及全景网主持人胡佳源,带着投资者一起逛展会。

图片5.png

对于此届展会的亮点,三位研究员均给予很高的评价与肯定。许利天表示,此次展会看到人形机器人提升最大的两个方面在于人形机器人对于运动控制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大脑控制的提升。滕光耀则表示,今年参展企业的进步明显,展示本体的企业非常多、操控也更好,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商用价值了。感觉可能明年我们再来的时候,会让我们更加耳目一新。张君平认为,本届参会企业在分拣场景已经可以部分实现人工替代,当前人形的硬件技术已经开始走向收敛,即将进入放量、降本这样一个过程。

此次活动,几位研究员特别参观了6家人形机器人典型代表企业的展台,研究员与展台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互动、亲自体验了代表企业最新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一站式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构建核心控制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包含控制器、移动机器人、企业数字化、视觉 AI 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将技术延伸至了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今年展会上,公司带来了最新型的轮式人形机器人产品。公司产品的最大亮点在于提供了一个以智能控制器为基础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工业场景比较实用且能给工厂客户带来一定的价值增量。

深圳赛博格机器人有限公司此前的机器人产品已经火爆出圈,其单机最大20千克的负载量刷新了全球的记录。此次赛博格展出的Cyborg R01是一个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主打工业级别的高危高负载场景,重新定义了人形的作业方式,从末端执行向全身协同的升级。赛博格的愿景是希望真正把人类从一些高危场景、重负荷的场景解放出来,以此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FESTO公司展出的仿生类机器人,通过学习与研究大自然,了解当中的材料技术、通信技术、动力技术、流体力学等等。基于这样的一个科研行动,最终把这些技术落地到工业生产之中。公司每一届展会展出的新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代表了公司产品正不断轻量化、集成化,公司新产品蜜蜂机器人搭载公司目前的新技术-超宽带技术,可以让蜜蜂自主飞行,互相之间不会碰撞。

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AGV人形机器人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全身一共有33个自由度,搭载自主研发的16个关节自由度的灵巧手,机器人眼睛也是自主研发的双目3D视觉,鼻子、胸前同样搭载了双目镜头相机,AGV底盘搭载了激光雷达加两组双目相机,来进行高精度的地图建立和自主规划路线。公司产品定义的场景主要是服务领域,包括家庭照顾、陪伴老人,以及农业采摘。公司目前还可以把它应用在生产领域,去做一些简单的生产协作、分拣、搬运。

此次广汽集团展出的GoMate是基于去年底发布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用行业首创的可变轮足移动结构,具备四轮足(高度1.4米)和两轮足(高度1.75米)两种模式,最大时速15km,续航能力达6小时。其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搭载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灵巧手设计及AI交互模块,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精准抓取与多模态交互。应用场景覆盖社区安防、物流配送、教育辅导及家庭服务。

图片6.png

参展完成后,几位研究员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许利天表示,国内企业相较于海外企业的优势在于降本以及工程化能力,海外企业的优势则在于场景的泛化能力以及模型的训练能力。

关于人形机器人预计的量产化时间节点,滕光耀表示,真正实现全面国产替代需要看机器人真正放量的时间。目前机器人仍然是一个小批量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间点也不太存在所谓的全面国产替代的这个说法。随着未来一到两年时间,人形机器人如果能够全面落地的话,以我们的工业能力,全面国产替代也将随之到来。张君平则表示,当前很多关键零部件,像丝杠、电机、减速器等,已经能够看到有逐步成熟的苗头。所以后面如果要是有机会大规模量产的话,那中国企业其实肯定会占领一个比较好的优势。

最后,就“关于技术领先和落地快,哪个更值得下注”问题,张君平表示还是落地快更重要一些。企业先把项目迭代起来,然后能够在实践中去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去不断修正。同时,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策略也是能够保证先让企业经营存活下来。滕光耀表示,现阶段首要的就是快速落地、快速迭代、快速进步。人形机器人最终是2C制造业的产品,这种产品本身没有技术领先的说法,哪家机器人的技术更领先很难评判,因此哪家企业能够落地快就是最好的标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