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管理费改革启新程 金证系统赋能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5-23 10:58:05

来源:同壁财经

2025年5月,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明确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这一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迈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新阶段。

根据方案,未来一年内,头部公募机构需将此类浮动费率基金发行量占比提升至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一场关乎资管行业“利益绑定”的变革已全面启动。

据悉,金证股份已完成相关业务系统升级,为改革落地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浮动管理费成行业改革“风向标”

浮动管理费是一种根据基金业绩表现或特定条件动态调整的管理费收取方式,与传统固定费率相比,它能更好地将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有效解决了传统固定管理费“旱涝保收”的弊端,促使管理人更加专注于提升投资效果。这就像请代客理财的管家,以前不管赚不赚钱都给固定工资,现在改成多赚多得,少赚少得,亏钱了可能扣减部分工资。

事实上,我国浮动管理费改革历经多阶段政策支持。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26家机构首批试水,行业生态加速重构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浮动管理费类型主要包括业绩挂钩型、规模挂钩型和对称浮动型等。

1、业绩挂钩型(看赚钱能力)

发提成模式:赚得多则多拿管理费(比如赚10%收1.5%,赚20%收2%);赚得少就少拿(比如只赚5%就收1%);亏钱了可能还要退钱。

2、规模挂钩型(看管理资金量)

批发价打折模式:管1个亿收1%管理费;管10个亿可能只收0.8%;钱越多费率可能越低。

3、对称浮动型(奖罚对等)

对赌协议模式:比基准多赚1%就多收0.1%;比基准少赚1%就少收0.1%;完全按表现上下浮动。

截至5月16日,已有26家基金管理人响应公募基金改革的号召,上报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其中基金管理规模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居行业前列的有21家,中小管理人4家,外商独资管理人1家。

技术赋能:金证系统为改革提供坚实支撑

为支持浮动管理费机制的落地实施,金证股份对相关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在注册登记系统方面,实现了动态费率配置、自动计算触发、差异化费率处理等核心功能。例如,系统可根据合同约定自动监测累计收益,当达到“年化收益>5%”等触发条件时,无缝切换管理费率。同时支持多级费用拆分和自动化分账,确保费用计算的精确性和资金划付的及时性。系统还内置了“回拨机制”的自动化执行功能,当业绩下滑时可自动触发费用返还流程。

在估值核算系统方面的改造重点包括:支持基于超额收益、相对基准表现等条件的实时费用计算;兼容阶梯费率、对称浮动等多种费率结构;提供历史数据模拟验证功能;自动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披露报告等。这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更确保了浮动管理费机制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合规性。

通过这一系列系统改造,金证股份为资管机构提供了完整的浮动管理费解决方案,既满足了监管要求,又提升了投资者体验,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分析认为,随着浮动费率机制全面推开,金证股份有望在新一轮行业变革中占据先机,成为赋能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技术伙伴。作为资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金证股份表示,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助力行业构建良性发展循环。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