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84%关税,作为对美方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对等反制。
与2018年贸易战时的被动应对不同,这次我们的反击更加果断,甚至提前亮出了稀土管制,实体清单等杀手锏。
为什么我们这次如此强硬?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我们的产业链极其发达。
2018年贸易战时,中国还能通过迂回战术,比如将货物转道越南、墨西哥,再出口美国来规避部分关税。
但这一次,美国直接掀桌子,对全球60多个国家加税,连越南这样的中转站都被课以46%的高关税,中国企业想绕道都没那么容易。
然而,关税战的胜负关键,并不在于谁能短期内扛住阵痛,而在于谁更离不开对方。
如今的中国供应链早已不是简单的世界工厂,而是一个庞大、高效,且难以替代的工业生态系统。
以特斯拉为例,其四成的电池和零部件来自中国,iPhone七成的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商,德国大众每年从中国采购600亿欧元的零件。
这些跨国巨头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找到替代方案,因为中国的产业链不仅成本低,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一站式服务无人能及。
除了产业链强,我们的产品也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我们出口依赖的是服装、玩具等低利润产品,关税稍一加征,企业就可能亏本。但如今,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早已崛起,甚至在某些领域形成技术垄断。
比如精密医疗器械,迈瑞医疗的产品销往190个国家,在美国市场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
而宁德时代的新能源车电池,能量密度全球领先,10分钟快充可跑500公里,即便加税,欧美车企也照样需要下单。
哪怕是消费电子领域,也有TCL凭借MiniLED技术,在日本高端电视市场挤掉索尼,去年的市场份额冲到了全球第二。
换句话说,这些高端产品的利润空间足够大,关税增加的成本完全可以被技术溢价消化,中国制造早已不是靠低价吃饭,而是靠不可替代性赚钱。
如果说上述两点已经足够我们从容不迫,那么在资源上的优势,几乎是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反制措施中最致命的一招,是对钐、钆、铽等稀土资源的出口管制。
稀土是制造战斗机、导弹、电子设备的关键材料,而中国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如果中国断供稀土,F-35战机都没法生产。
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关税战中的王炸,美国可以随便加税,但他们有些东西,就要彻底完蛋。
所以说,短期来看,关税战可能会让部分国内的外贸企业受伤,尤其是纺织、玩具等低利润行业。但长期而言,美国的损失更大。
这两年,网上有个说法,形容我们现在是工业克苏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工业巨兽。
有多逆天呢?像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按中国目前的钢产量,不含瞒报,一年能产一亿五千万根。
这是什么概念呢?灾难级的供大于求,在我国甚至都匹配不到这么多猴。
巨大、怪物、不可名状,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业实力,也是我们敢于硬刚的底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