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10月25日,华建集团(600629.SH)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字跌停”。
“车门焊死”,咋办?中小投资者们,恐怕绝望了。
跌停源于10月21日晚间,公司披露的异常波动公告,明确表示,控股股东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的安排。
这意味着,指望注入上海微电子的“光刻机”资产,至少短期内,是没戏了。
此前7月18日至10月21日,62个交易日,华建集团暴涨370.46%。
华建集团,是怎么炒起来的?
根据同花顺iFinD,华建集团控股股东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275%股权。
就这样,华建集团,跟上海微电子,有了“微妙”的股权关系。
至于业务,华建集团跟半导体设备没啥关系。华建集团主营工程设计咨询,包括规划、建筑、水利、市政、风景园林、室内装饰、岩土、建筑声学等各类设计咨询服务。
对于关注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投资者而言,上海微电子,具有突出的地位。
光刻机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被“卡脖子”的核心环节,而上海微电子承担着国产突破的重要任务。
上海微电子成立于2002年3月,是国内技术最领先的光刻机整机研制生产单位,也是推动光刻整机国产化的主力。

作为一家至关重要的企业,上海微电子的资本化进程,也备受关注。
早在2017年底,上海微电子就开始了上市辅导进程,由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不过,波折又生。
辅导报告指出,公司已建立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但在财务规范性、募投项目方案及资金需求测算方面仍有待完善。2024年10月,上海微电子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并表示,这一决定是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变化的背景下做出的。
IPO不成,关于上海微电子“借壳上市”的讨论,就多了起来。
而华建集团,之所以成为借壳的“绯闻”,或许跟华建集团的一些“优势”有关。
本轮炒作之前,华建集团7月17日收盘市值仅84.42亿元,市值很低。
公司净资产不高,但现金不少,至今年中期,净资产52.8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53亿元。
此外,公司股权也比较集中,第一大股东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和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50.09%,超过一半。
总体而言,华建集团是较为优质的被借壳对象。
此外,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上关于“重组”的回复,是比较模糊的,或许也增加了投资者的想象空间。
9月19日,华建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扩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公司会结合战略发展需要,围绕锻长板、补短板,聚焦产业链延伸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寻求并购整合机会。”
当然,随着公司声明,控股股东未来一年没有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资产注入安排,再讨论华建集团,跟上海微电子的借壳“绯闻”,短期内意义也不大了。
中小投资者现在最关心的,恐怕是跌停啥时候打开。
目前,华建集团的估值泡沫确实不小。
最新市盈率105.6倍。如果不是被借壳预期,公司是不太可能撑得起这个市值的。
业绩上,2024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4.81亿元,同比下降6.38%,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7.91%。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7亿元,同比下降17.25%,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下降26.84%。
就公司所处的行业而言,压力当然也不小。
按照公司2025年半年报的说法: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勘察设计行业面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整体发展态势依然严峻。”
今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这个大环境下,华建集团这样的设计商,面临的考验显然很艰巨。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