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稳舵,百得利控股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

发布时间:

2025-08-28 22:00:12

来源:同壁财经

  8月28日,百得利控股(6909.HK)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豪华车市,正经历一场“价格内卷”与需求疲软交织的寒冬。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乘用车市场新车平均降价力度达2.1万元,降幅11.4%,不少经销商陷入盈利困境。

  在此背景下,百得利控股披露的中期业绩公告,却展现出令人亮眼的经营韧性。公司上半年营收38.13亿元,同比下降10.9%,归母净利润713万元,同比下降79.1%。虽然财务数据承压,但公司保持了健康的财务状况,更在行业低谷期逆势推进布局,其背后的经营韧性值得深究。

稳健财务:危中见机的底气所在

  行业下行期,财务结构往往是企业的“生命线”。百得利控股的中期财报显示,其财务健康度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0%以下,较行业普遍的60%水平低出10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了利息压力与偿债风险;存货规模从2024年底的8.3亿元降至6.95亿元,降幅16.2%,对应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仅36.3天——这一数据意味着公司新车库存“流转效率”处于行业前列,有效减少了资金占用,缓解了现金流压力。

  更关键的是,售后服务业务成为“盈利压舱石”。上半年公司售后服务收入达6.54亿元,同比增长7.79%,收入占比提升至17.15%。在新车销售利润受价格战挤压的当下,这一业务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更对冲了主业波动,成为公司维持盈利的重要支撑。此外,公司当前类现金资产达9.099亿元,叠加上半年3.09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为其后续把握市场机会储备了“弹药”。

  战略眼光:逆势布局的精准抉择

  在多数企业收缩投资的行业低谷期,百得利控股却展现出“逆向投资”的眼光。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精准捕捉行业估值洼地,先后完成多笔宝马、奔驰、保时捷资产的收购,并通过9.64亿元债权包获得奔驰4S店及两处优质不动产。

  从行业逻辑看,这两项投资的核心价值在于“低成本获取高价值资产”。当前行业低谷期,成熟4S店尤其是保时捷、奔驰等豪华品牌网点的估值显著降低,而百得利收购的标的均具备“地段稀缺+经营成熟”特征——前者意味着长期客流保障,后者则省去了新店培育期的亏损风险。这种“抄底式”扩张,不仅让公司经销网络规模稳步提升,更通过优化品牌结构,强化了在豪华车领域的竞争优势。

  未来潜力:前瞻布局的价值所在

  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浪潮,百得利并未采取激进转型策略,而是选择“稳扎稳打”。财报披露,公司2025年与问界合作在北京开设用户中心,正式迈出切入新能源赛道的步伐。这一动作背后,是其“渐进式转型”思路:在保持保时捷、奔驰、宝马等豪华燃油车品牌基本盘的同时,通过与头部新能源品牌合作积累经验,避免转型期的业绩波动。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持续优化现有网络布局,对经营效率不佳的门店果断关停,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高客流的头部豪华品牌及新能源网点。这种“减法”操作,实则是为未来行业复苏铺路,一旦车市回暖,更高效的网点结构将能更快释放业绩潜力,而前期积累的新能源合作资源,也将成为其把握增长红利的关键。

春江水暖,穿越周期的长期价值

  当前汽车经销行业正处于“洗牌期”:大量中小经销商因扛不住价格战与资金压力被迫退网,豪华品牌经销商网络整体收缩。这一背景下,具备成熟客户基础的头部经销商反而迎来机遇。一方面,售后需求随存量豪车规模增长而提升,形成对新车销售亏损的对冲;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

  业内人士透露,百得利控股通过抄底收购,有效提高了其拥有的 4s 店平均质量,对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随着后续“反内卷”政策推进与消费信心恢复,行业有望逐步回暖,此前完成低成本布局、财务稳健的百得利,或将成为最早受益于复苏红利的企业之一。

  对于投资者而言,百得利2025年半年报的价值,在于展现了其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稳健的财务基础、精准的逆周期投资、前瞻的转型布局,三大韧性叠加,或将使其在豪华车市的“春天”来临时,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