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募资规模为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之最。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Duality Biotherapeutics, Inc.(以下简称“映恩生物”)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以“9606”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映恩生物在本次IPO中发行17,332,300股股份,相较早前的发行计划有所提升。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52倍认购。
同时,映恩生物在本次IPO发行中总计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规模6500万美元(5.05亿港元)——BioNTech SE(Nasdaq: BNTX)认购500万美元、礼来认购500万美元、清池资本(Lake Bleu Prime)认购500万美元、TruMed Investment认购1000万美元、富国基金认购1000万美元、易方达基金认购800万美元、汇添富基金认购600万美元、磐京基金认购500万美元、MY.Alpha Management认购500万美元、Exome Asset Management认购400万美元、苏州苏创认购200万美元。
以每股94.6港元的发行价计算,映恩生物通过本次发行募集约16.40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之最。
截至10:45,映恩生物报于每股210.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22.83,市值180.10亿港元(23.2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字是2022年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2.7亿美元的估值增加了760%。
成立于2019年的映恩生物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ADC创新药物。目前,映恩生物已建立由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涵盖七款临床阶段ADC、两款新一代双特异性ADC预计将于2025 年至2026年进入临床阶段以及多款其他临床前ADC。
其中,DB-1303/BNT323和DB-1311/BNT324是映恩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
DB-1303/BNT323作为一款处于临床后期的HER2 ADC候选药物,现正在进行两项注册性临床试验以及一项全球潜在注册研究,首个适应症(HER2表达EC)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向FDA申报加速批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DB-1303是用于治疗HER2不同表达水平EC的全球临床最领先的HER2 ADC候选药物,同时也是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BC的临床开发领先候选药物,并具有扩展到其他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的癌症适应症的潜力。而DB-1311/BNT324则作为一款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B7-H3 ADC候选药物,正被研究作为mCRPC患者及SCLC患者的潜在二线(或以上)治疗方法,具备扩展至前线治疗的联合治疗潜力。
除核心产品外,映恩生物还自主研发了五款其他临床阶段ADC,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总体或主要适应症的开发进展而言,每款均跻身全球临床最领先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映恩生物已建立一系列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迄今为止,映恩生物已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Avenzo等合作伙伴订立数项对外许可及合作交易,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其中截至2025年2月19日已收到约4亿美元)。今年1月,映恩生物又通过其附属公司与三生制药签订合作协议。
2023年和2024年,映恩生物的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
成立至今,映恩生物已获得King Star Med、楹联健康基金、礼来亚洲基金、中国生物制药、药明生物、华盖资本、松禾资本、元禾、泰珑投资、阿斯利康中金、七晟资本、天士力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华盖医疗早期基金表示:“映恩生物作为华盖医疗早期基金布局的项目之一,迅速发展成为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全球领跑者。其多项临床阶段的ADC,在17个国家230多个临床试验中心开展7项全球临床试验。公司利用‘平台技术输出+全球临床协同’的飞轮模式,既加速研发进程,又降低资金压力,目前合作已带来约5亿美元前期收入,总交易价值达到60亿美金。
在三年多的投资过程中,华盖医疗早期基金对映恩生物的成功上市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标志着国际资本对中国创新药企全球化能力的认可,而且也坚定了华盖医疗早期基金投资产业创新动力,挖掘产业发展机遇的投资逻辑。”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