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研发”与快增长:魏建军的长城哲学

发布时间:

2025-10-07 13:45:26

来源:司库财经
“慢研发”与快增长:魏建军的长城哲学

作者/文森特

编辑/嘉嘉

“选择投入这一高端产品线的研发,是希望通过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超级跑车,展现本土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水平”,日前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高调表示,将在明年年底推出超跑车型,向世界展示中国顶级的汽车制造技术。

要知道在35年前,长城汽车还只是保定一家负债200万的改装车厂,如今将要推出超跑,可谓沧海桑田。

其实长城汽车的成就源于魏建军研发的慢节奏,正是这种对待研发的“慢态度”,让长城汽车在新能源的浪潮中迎风而上。可以说,没有魏建军就没有如今的长城汽车如今的爆发。

【1】业绩承压下的“慢研发”

“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

2021年6月,魏建军宣布长城汽车的2025战略,以此来实现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目标。理想很美好,但外部市场对此并不买账,2022年,长城汽车营收为1374亿,相比2021年仅增长0.7%。

与之相对的则是友商的突飞猛进,比亚迪年销量达到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吉利汽车‌营收1480亿元,同比增长45.6%……小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而在2022年,长城汽车营收为1374亿,相比2021年仅增长0.7%,明显增长乏力。在新能源浪潮下,长城汽车应该如何突围?

多数企业都会调整研发结构,将研发支出从底层基础转向为能够产出效益、快速推出新车型的应用层面。

“我们考核市场只有一个指标,就是用户满意度,给人家的产品就不应该有瑕疵”,但魏建军却逆势而行,在他看来,不能为了产品迭代而盲目,车企的竞争力在于底层技术。

业绩承压,魏建军却在研发上做起了慢功夫,并没有盲目推出跟风推出新车型,反而建立了国内车企少见的研发基础设施:

当其他车企要跟中汽研等机构租用风洞实验室时,长城汽车拥有中国自主品牌首个环境风洞试验室,能够调控温度、光照、风力等参数,模拟出下雨、降雪、大雾、暴晒等全球各地的各种环境;

当部分车企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更薄的车身材质时,长城汽车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安全碰撞试验室;

“对于长城来讲,投资这些试验、装备我们从来都不手软。虽然我们不是最大的汽车公司,但是长城的试验设施非常全面”,魏建军表示,规模不是长城发展的重点,自主可控的研发技术才是长城汽车追寻的白月光。

(来源:长城汽车官网)

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品一年一个改款车的高频节奏下,魏建军这种“慢研发”的态度显然于市场主流格格不入,但也正是魏建军的坚持,让长城汽车得以踏浪而行。

【2】“慢研发”带来快增长

其实很多企业创始人都说自家企业是工程师文化,研发技术为先,但最考验企业底蕴、企业价值观的不是顺风局,而是在企业业绩承压逆风时,企业创始人的选择——是坚持初心老老实实做底层技术储备,还是为了股价、为了市场占有率追求短期效益。

长相粗犷,“狠人”形象的魏建军选择了前者,“我对技术的敬畏是有的,长城不是搞资本的,我们就是搞制造,搞技术,搞研发。”

在2022年,长城汽车研发费用不减反增,高达64.45 亿元,同比增长43.56%,而在此后的2023年、2024年,长城汽车研发增长依旧保持24.97%、15.27%的高增长率。

目前长城汽车拥有2.3万名工程研发人员,相当于平均每4位员工中就有一位工程师。

持续推高的底层研发,也为长城带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自研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以549马力、770牛·米扭矩的性能直接对标奔驰G 500 4.0T,实现了38%热效率+双喷射技术,搭载该发动机的坦克300跑出百公里13升油耗,插混模式下更降至9升的燃油效率;

长城汽车全栈自研的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是全球首个基于多桌面、多屏互动的AI智慧空间,配合座舱空间百变组合性,全面满足了基于车内全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长城汽车自研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能够轻松应对重庆8D魔幻路况的“地狱级”考验;

(来源:长城汽车官网)

坦克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10.41万辆,达成全球销量超七十万辆里程碑;

布局高端智能新能源魏牌凭借“高山+蓝山”双旗舰产品,上半年累计销售3.24万台,同比增速高达60.34%,其中5月上市全新高山车型,6月交付量突破万台,7月蓝山达成第十万辆量产下线;

魏建军对待研发的“慢态度”“慢节奏”,让长城汽车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

长城汽车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923.67亿元,在国内自主品牌营收榜中仅次于比亚迪、上汽、吉利,位居第四位。在累计销量56.89万辆中,新能源车型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23.64%。

而中原证券的一份研报中,高度肯定了长城汽车如今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行业地位稳固,持续强化越野、皮卡等细分市场优势,同时锁定智能新能源赛道,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3】长城汽车的工程师灵魂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曾经说过,一个团队的气质养成,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而对于长城汽车来说,魏建军为长城汽车注入了重视研发的企业灵魂——不为了销量盲目创新,不为了市值推出新产品,而是为了研发本身。正是这种对技术与品质的极致追求,塑造了长城汽车“工程师文化”的底色。

“实际上,我们早就进入了智能的数字化时代,十年前就在探索智能驾驶。”魏建军总结道,“纯油、混动、纯电,甚至氢,都应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我们作为汽车大国为全球服务的定位实现。”

与那些仅靠资本运作或营销驱动的企业不同,魏建军不是只会“嘴炮”的狠人,而是真金白银去搞研发,将技术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数据显示:长城汽车50%~60%的整车零部件实现了自产,其中除了变速箱壳体、发动机缸体等基础部件外,底盘、动力、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部件,也逐步摆脱对外依赖,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工程师灵魂”不仅体现在研发投入上,更体现在产品与品牌的持续创新中。回顾长城汽车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长城创造出了多个第一:

长城皮卡连续多年国内销量第一,成为皮卡领域的标杆;

哈弗品牌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SUV品类的汽车品牌,被誉为“SUV之王”;

坦克系列更是开创了“豪华越野SUV”这一全新品类,重新定义了中国越野车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不仅布局混动、纯电,更在氢能技术上持续投入,展现出前瞻性的技术视野。

“我们对技术的敬畏是有的,长城不是搞资本的,我们就是搞制造,搞技术,搞研发。”魏建军的这句话,不仅是个人信念的写照,也成为长城汽车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成长为如今具备全球竞争力车企的精神内核。

(来源:互联网

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长城汽车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虔诚、对品质的执着。正是这份“工程师灵魂”,让长城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让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舞台上,有了真正可以“亮剑”的底气。

从保定一家负债累累的改装小厂,到如今跻身中国汽车品牌第一阵营,长城汽车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魏建军的个人意志与战略定力。

魏建军成就了长城汽车,不仅在于他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转型,更在于他为长城塑造了难以复制的文化基因。而长城汽车,也因他的存在,始终没有偏离“制造为本、技术为魂”的主航道。

在这个意义上,长城汽车不能没有魏建军——他不是企业的“管理者”,而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他不是在造车,而是在塑造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种可能。

END

投稿合作:Jack

Tel:17316757969

VX:fqf_1020

商业合作:Navy

Tel:15001379985

VX:lv547483820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