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森未来于美东时间1月17日宣布,决定自愿将公司普通股从纳斯达克退市,并终止其普通股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注册。

图森未来市值最高时超过120亿美元,而截至今日,公司市值1.62亿美元,这意味着两年时间,图森未来的市值蒸发超过百亿美元。
曾经的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究竟为何会走到退市这一步?
风光上市后,上演一出“宫斗”戏
图森未来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为全球物流运输行业赋能,是市场上最早出现的自动驾驶卡车运输初创企业之一,其技术被认为是全球领先水平。
2016年9月,成立仅一年的图森未来研发的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在各类专业排行榜上,均获得世界第一。
2018年,图森未来获得中国首张无人驾驶卡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
2019年6月11日,图森未来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之后图森未来的业务进展迅速。
2021年2月份,图森未来与大众旗下斯堪尼亚卡车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获得瑞典运输署的授权许可,在瑞典南泰利耶和延雪平之间的E4高速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卡车。
2021年4月,图森未来头顶明星光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募集资金13.5亿美元,作为第一家上市的无人驾驶企业,图森未来一直是市场和资本的香饽饽,成立初期就获得了新浪5000万人民币的A轮投资,累计获得了近8亿美元的融资。
此后又在2021年12月晚间,完成从美国亚利桑那州Tucson到凤凰城约120公里的自动驾驶实测,全程没有任何人干预,这也是全球第一例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测试。
但是,图森未来的“明星之路”似乎到这就要告一段落了,登陆资本市场后,一系列麻烦也接踵而至,最令人关注的便是管理层围绕侯晓迪、陈默、吕程三人的高管“宫斗”事件,令图森未来元气大伤。
此后侯晓迪突然辞去董事一职,并爆料称管理层希望图森转型做L2级智能驾驶,与自己的意愿存在分歧。而当时的图森方面并未承认要将战略重点从L4级别移开,仅表示未来将推出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的域控制器。
可以看出,人事变动最根基的问题还是在于技术引申出来的业务进展不顺。
2021年8月,一份做空报告质疑图森未来难以研发L4级自动驾驶卡车,甚至认为它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彻头彻尾的骗局,随之而来的就是股价的暴跌。并且在去年的一次AI开放日活动上,图森未来CTO王乃岩也承认,真正的L4级自动驾驶重卡上路,必须攻克安全冗余、远距离感知两大挑战,规模化应用,尚需三到五年时间。
所以,图森未来在L4级无人驾驶技术上超前布局,让不少人觉得看不到图森的“未来”,管理层内部有人选择转型L2业务,也是出于财务、市场等多方面需求考虑的。
自动驾驶行业遇冷,融资为一大难题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图森未来一直被困在烧钱、亏损的窘境中,此前公司内部的关于转型L2还是继续坚持L4,也是基于此而引发的争议。
根据图森未来最新的一份财报,2023前三季度毛亏损为50万美元,研发投入为1.64亿美元,销售与市场费用为8370万美元,运营亏损为2.486亿美元,AEBITDA调整后亏损为1.918亿美元。并且陈默曾表示,自动驾驶公司要实现完全无人化货运,从量产车下线算起还需要10-15年,图森未来还将继续烧钱。
并且2022年4月,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突发交通事故,其安全性遭到市场质疑,于是停止了整个车队的测试并在可以全权运营前暂停商业化。图森未来原计划2024年之前实现量产落地,时间被推迟到2025年,业务长期难以变现。并且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的热情也开始冷却,投资人也不愿再为其买单,但L4无人驾驶技术又需要不断烧钱,加大测试和技术人才投入。
在巨额亏损、高层动荡以及L4落地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图森未来开始了接连多次裁员。2023年5月裁了50%,12月又裁了75%,约150名。这次裁员结束后美国公司大约只剩下50人。裁员后不久,图森未来因无法提交2022年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之后图森未来虽及时提交了申诉,暂时保住了上市公司的资质,但在6月,图森发布公告宣布出售美国业务,这也基本宣告退出美国市场。这些举措反映了图森未来在美国市场的困境和无力,也说明了美国市场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和环境的变化。
自动驾驶曾经被视为未来的风口,吸引了无数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但随着技术的难度和风险的暴露,以及商业化的迟滞和阻碍,自动驾驶的热度逐渐降低,资本的支持也越来越谨慎和挑剔,2022年开始自动驾驶投融资呈现断崖式下跌。2023年,就连市值最高360亿美元的美国自动驾驶卡车独角兽Embark股价已经下跌了约98%,最终宣布倒闭。
所以图森未来特别委员会在作出决定时认为,退市是一种更合理的选择,可以让公司更专注于技术的创新和业务的转型,也可以让公司更灵活地调整其战略和资源,以应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
图森未来,并未撤退
吸取了在美国的经验,图森未来在将业务重心转向国内之后,已经开始考虑量产、获客、挣钱相关的议题了。最为显著的变化便是在中国的业务模式从单一的L4转为L2和L4双线发展,既不放弃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也不忽视了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是一种更为平衡和灵活的策略。
L2业务方面,图森已经发布“大感知盒子”TS-Box,可应用在商用车和乘用车方面,至少能支持L2+级别的智能驾驶。
传感器方面还支持扩展4D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最高支持L4级自动驾驶。
同时L4业务方面,图森将走多传感器融合+前装量产车的路线,坚定推进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化落地。并且图森未来还在上海取得了浦东新区全国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获准在洋山深水港及物流园区、东海大桥等指定公开道路开展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的“全无人化测试”。
此外,图森未来还在日本市场取得了突破,开始在日本东名高速公路进行自动驾驶测试。测试线路连接日本三大都市圈(东京、名古屋和大阪),是日本重要的干线物流运输线路之一。
图森未来的退市,不是放弃逃避,而是把资源和精力都放在更有未来的市场,以一种更为专注和灵活的方式,继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市场进行的重新定位和布局。
图森未来在中国究竟能创出怎样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注:文章整理自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