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民营炼化巨头荣盛石化(002493.SZ)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根据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明晟)于2024年揭晓的ESG评级结果显示,荣盛石化在评级中跃升至BBB级,跻身全球通用及多样化学品行业前列。
报告显示,荣盛石化在碳减排、水资源管理、公司治理等议题的管理表现处于全球石化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已连续四年入选“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获评“2024年度最佳ESG管理上市公司”。
荣盛石化连续两年对外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一滴油到世间万物”的创新理念为指引,持续探索石油资源的深度价值。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环保合规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低碳减排和资源管理新领域,持续践行企业环境保护责任。2024年,公司勇担绿色发展重任,落实环保举措,在环保领域投入2.73亿元,践行绿色发展使命。
报告期内,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10%、综合能耗密度下降12.5%。清洁能源利用进程加快,荣盛石化旗下永盛科技、中金石化等子公司成功建成光伏发电项目。
公司水资源管理成效斐然,全年替代性水源占公司总耗水量比例达73.66%,循环水率≥98%,利用余热制取淡水量达7000余万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领域持续发力,浙石化依托产品链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与碳循环创新体系,综合运用变压吸附、精馏提纯等先进技术,对3套乙二醇装置副产的36万吨/年CO2进行全量精制回收。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于2024年发布的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名单显示,浙石化获“能效领跑者”名单第一名。
2024年,公司建成投产2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装置与24万吨/年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回收装置,通过绿色低碳加工流程,成功开发食品级CO2、碳酸乙烯酯(EC)等多元化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润滑脂中间体、塑化剂等领域,构建起“CO2—EC—DMC—DPC—PC工程塑料”全链条循环经济体系,每年可减少乙二醇装置尾气排放10.3万吨;单套一体化装置更具备年产52万吨高性能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的生产能力,实现节能减污降碳和CO2高价值利用协同增效
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碳排放压力、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资源管理的复杂性。然而,随着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石化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4年,荣盛石化实现营收3264.75亿元,同比增长0.42%,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扣非净利润7.62亿元。公司资产实力持续夯实,总资产规模稳健攀升至3778.46亿元,同比增长0.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6.09亿元,同比增长23.26%,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稳健的财务表现,还依赖于规范有序的公司治理架构和公平和谐的经营环境。荣盛石化持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坚守高标准的商业道德规范,确保经营活动守法合规。公司坚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入商业战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以完备的社会责任体系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公司将发展清洁能源相关业务作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积极识别和寻找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着力发展替代性能源和技术以减缓气候变化。公司不断探寻可持续用水新领域,减少源头水的使用。
目前,公司与多家新能源企业合作寻找清洁技术新机遇,以能源革命增加自然资本。为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能奠定基础,持续增加新能源方向的投资及消纳比例,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浙江省内工厂新能源项目全覆盖,装机容量达100MW。
未来,荣盛石化将不断拓展包括风电、光伏、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继续扩大交易对象,更大范围地推动公司绿色电力资源配置,优化传统电力与绿色电力相结合的新型电力交易策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