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云星宇将继续聚焦巩固主业,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AI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人+、机器视觉、数据安全等前沿技术赋能,拓展城市智慧交通、高速公路智慧交通、数字化衍生业务等多元交通场景,立足首都北京市场,加强国内市场覆盖,适度、视需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
5月16日,云星宇(873806.BJ)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成功在全景路演举行。问及公司未来发展,云星宇董事长谢宇如此强调道。
24年度营收、净利双增 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天眼查信息显示,云星宇成立于1997年,公司主要经营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向客户提供包括智慧交通系统集成、智慧交通技术服务以及交通科技产品在内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全面提升道路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的智慧化与数字化水平。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高速公路智慧交通系统集成业务的企业之一以及业内首批获得从业资质的公司之一,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享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并已在北京地区已形成稳定的业务基础和领先的行业地位。
2024年1月,在经过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市场沉淀,云星宇成功登陆北交所,开启了远航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于云星宇而言,2024年是其登陆资本市场的元年,亦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2024年9月,云星宇入选“北证50”指数成分股。
云星宇表示,2024年,公司深刻把握登陆资本市场带来的多重战略价值,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我们以智慧交通为核心,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公司管理成效和经营业绩站上新台阶,云星宇始终坚持保质量、拓市场、谋发展、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围绕数字化和智慧城市领域扎实稳步推进业务转型,推动公司主业基本盘有序扩大。
可喜的是,在经营管理层齐心协力之下,云星宇向市场交出了靓丽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云星宇实现营收229,694.07万元,同比增长4.31%;需要提及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取得良好成效,通过流程优化、流动性管理等方式降本增效,毛利率水平较上一年有所提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09.60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69.53万元,同比增长33.27%。
调结构、拓业务、宽路径 经营成效凸显
据云星宇董事会秘书邢凯风介绍,报告期内,云星宇积极从“业务结构性优化”“丰富业务领域和业务场景”以及“拓宽产业升级新路径”等方面积极入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来看:
其中,业务布局调整方面,公司新承接项目逐步转向更具备技术含量的业务方向,并探索由项目制转向服务化,企业竞争优势有所提升。2024年,云星宇在智慧高速、城市数字地图、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等重要战略方向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广智慧收费站建设,累计完成72座高速收费站点的智慧化扩容改造;参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在大兴机场线自动驾驶项目中成功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在北京东六环项目中应用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以及隧道智能机器人,借助技术手段提升道路安全治理水平;
业务领域和业务场景丰富方面,公司在绿色交通及绿色能源、智慧交管、智慧园区、静态交通等泛交通业务持续拓展,新增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机电工程、成都市锦江区三圣片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项目等多个合同额亿级、千万级项目,新兴业务规模占比稳步提升;
而科技赋能方面,云星宇深刻理解数智技术的进步将给交通运输领域带来的重大变革,通过开展前瞻性的科研战略规划、主动调整更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方向、保持科研资源投入力度等方式推进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公司将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人应用等通用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数字化监测管理、高速公路全天候出行技术、快速通行技术、多源感知技术等交通领域的专用技术作为现阶段的科研重点。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投入研发9164.17万元。本年度累计开展 20 项研发项目,包括桥隧结构健康数字化监测系统、智能交通检测维护机器人、信息化升级建设在内的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均已取得部分成果转化并实现市场应用。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陆续发布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智慧交通专项)实施方案》等政策规定,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标准化建设及自动驾驶试点。对此,专业人士指出,车路云一体化是交通数字化能力的全面体现,而公路数字化转型将有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智慧交通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在未来发展中,云星宇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争取更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2025年系上市后巩固拓展年 经营聚焦三大方面
“2025年为公司上市后的巩固拓展年。”谈及2025年经营规划,邢凯风进一步强调道,公司将在既定发展战略框架下,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领域协同发展、推动集成式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等重点工作方向,切实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考虑到智慧交通行业市场存在波动可能,且公司处于完善业务布局和优化能力结构的调整期间,公司总体工作基调定位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攀升。具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
其一,公司将把握关键性行业机遇,加快业务布局转型:2025年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场项目供给预期或不及以往,公司将在稳固现有业务同时,持续关注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车路云一体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战略机遇,着重针对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基础设施安全增效、跨领域产业融合三大方向加速业务拓展,推进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桥梁隧道数字化监测、智慧站点等在内的项目建设,打造不同交通场景下的标杆示范项目,培育新战略增长极。公司也将稳步推进智慧城市交通及其他泛交通业务的市场扩张,激发相关业务资源的协同效应,深化重点地区政企合作,加速子企业项目培育和落地,推动ETC、自由流等业务“出海”并开拓增量市场。
其二,将推动现有技术升级,探索集成式创新路径:2025年公司将围绕核心业务环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数字化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着重关注运维技术改进和革新研发、基于数字化转型、城市智慧交通、大模型与交通行业结合应用、低空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升级,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在隧道、桥梁、服务区、场站等典型场景以及绿色能源管理领域的复用程度。公司将继续通过与外部机构和专家深入合作加快关键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储备,打造交通科技“试验场”,多渠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其三,公司将坚持高标准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公司将严守上市治理核心,全面推进高标准的公司治理体系;按新公司法修订公司章程,建立并完善市值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保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以及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互动;按计划推进“科改”工作,用好资本市场平台,丰富中长期激励手段。公司也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以主动性的风险内控管理为手段提升经营效能,严格把控开支、优化成本结构、加强应收款项管理,确保公司规范、稳健运营。(全景网)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