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理想
来源|博望财经
10月的二级市场交易对于创新药不算友好,从7月到9月时的火爆迅速衰落,直到10月最后一天才在多重政策利好中迎来爆发,创新药的热度迅速降温,这背后的原因不乏股价被炒高后业绩与估值不匹配的因素,但是也有业绩出色者却遭遇人为尴尬。
最近的例子就是公认的CXO龙头股药明康德。药明康德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大增84.84%,在手订单规模达598.8亿元创历史新高。不过,根据10月9日的公告,药明康德在年内第四次减持同为药明系的港股上市公司药明合联,所为何故?
另外,就在10月26日公司发布超预期的财报后不久,10月30日公司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自本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即合计不超过59675143股。这一公告引发多米诺效应,药明康德的股价在当日回到了百元之内,对浸淫在二级市场的中小股东来说可谓痛并快乐着。截至发稿前,股价为94.6元/股。

来源:百度股市通
01
药明康德三季报创下多项纪录
先看药明康德的三季报,净利润大增接近85%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CRDMO业务模式的持续聚焦、生产工艺优化及临床后期项目产能效率提升。
从方正证券的点评看,小分子&TIDES保持强劲增长,前端部分业务弱复苏。分业务板块看,首先,2025年前三季度化学业务收入259.8亿元(+29.3%),毛利率51.3%(+5.8pct),其中小分子D&M收入142.4亿元(+14.1%),TIDES收入78.4亿元(+121.1%),小分子D&M端收入及多肽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小分子CDMO随着后端及商业化管线增多,后续有望延续高增长同时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截至2025前三季度,公司有250个分从R端转化至D端,且新增15个商业化和临床三期项目;TIDES在手订单充裕,短期业绩确定性高,截至2025年9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
其次,2025年前三季度Testing业务实现收入41.7亿元,单 Q3环比增长5.7%;前三季度毛利率26.5%,较25H1提升1.4pct,有所改善;其中前三季度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收入29.6亿元(+2.7%);临床CRO&SMO收入12.1亿元(-6.4%),预计随着临床CRO&SMO业务剥离,测试板块或拐点将至。
再次,2025年前三季度生物学板块收入19.5亿元(+6.6%),单Q3环比增长9.4%,前三季度毛利率37%,较25H1提升0.6pct,改善明显,随着CRDMO业务模式高效引流及海外融资环境逐渐改善,板块或将恢复稳态增长。
此外,从营收来看,第3季度单季度营收也同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15.3%。在业务持续推进、运营效率提升及财务管理能力增强的共同作用下,公司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也达到108.7亿元,同比增长35.0%。
02
净利润高增背后引质疑四次减持药明合联施财技?
但是,在三季报优异成绩的背后,其出售药明合联股票的投资收益(年内累计达43.51亿元)进一步增厚了净利润,这也引来了外界对公司的质疑之声。
第四季度开端,药明康德公告于2025年10月8日出售药明合联3030万股,约占药明合联当前总股本的2.47%,成交金额约23.46亿港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67%。公司2025年度累计出售药明合联股票的投资净收益对公司2025年度税后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3.51亿元。
复盘来看,2023年,药明康德与药明合联签署《有效载荷连接子主服务框架协议》,约定向药明合联提供CRDMO服务及中间产品,但两年实际交易金额都未达预期。近一年以来,药明康德多次减持药明合联股票。
不算今年10月份的这次,此前2024年11月8日及2025年1月10日,公司通过两次大宗交易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股票,累计成交额约24.26亿港元。2025年4月1日,公司继续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约占药明合联彼时总股本的4.23%。
收益方面,药明康德表示,2025年累计出售药明合联股票获得的投资净收益,对公司税后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3.51亿元。这一金额约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6%,占比接近一半。
公司称,出售上述股票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益,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从而高效满足全球客户和患者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姑且搁置长远的宏大叙事,至少这些交易的价值已在药明康德的业绩中得到兑现。综合来看,上述的四次药明康德累计减持药明合联股份套现69.5亿港元,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合计63.72亿元人民币。
此外,在三季报公布的同时,公司同时宣布拟以人民币28亿元作为基准股权转让价款,向高瓴旗下新设的上海世和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世和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持有的上海康德弘翼医学临床研究有限公司100% 股权与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表明了药明康德退出了临床CRO赛道,其在2024年合计营收16.3亿元,约占药明康德同期营收的4.3%;不过它也是公司在2025年前三季度唯二的下滑业务。
另外,10月30日药明康德单日大跌8.47%,问题的导火索就出在17名实控人拟套现63亿元身上。10月29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G&C VI Limited、G&C VII Limited等17名股东计划自2025年11月20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967.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按照药明康德10月29日收盘价106.04元/股计算,此次减持金额约为63亿元。
对此,有股民评价:“这些股东都太没有担当了,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套现,这样的行为也拖累了药明康德的股价。”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