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Top3,海博思创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

2025-05-06 16:56:22

来源:同壁财经

  4月29日,储能领域上市新军----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在登陆科创板后发布首份年报。海博思创作为行业先行者,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年报披露,海博思创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基本每股收益4.86元。同期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

  成立十余载 企业发展稳健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储能产业发展。2024年7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指出,完善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价格机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要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很多地方政府也将储能产业规划到政府战略中,2024年1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方案提出,北京到2025年突破5-10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智能装备,产业营收将超600亿元。作为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海博思创立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是北京的优秀储能企业,也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领跑者。

  2011年,海博思创成立;2013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中标200MWh分布式储能项目,成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2021年,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装机超过2GWh;2022年,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牵头成立北京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装机超过5GWh;2024年,公司累计装机超过25GWh,入选北京市民营企业百强,多地工厂开工建设或投产;2025年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

  回溯过去十余载的发展历程,海博思创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扎实有力。

  从2021年的累计装机2GWh到2024年的累计装机超过20GWh只用了三年时间,海博思创已经实现了在储能领域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目标。根据标普全球2024年11月发布的《2024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报告》,海博思创名列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排名前三;同时,以截至2024年7月底的数据为依据,在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总和统计的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列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在全球市场则排名均为第四。

  前不久,中电联正式揭晓《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在国内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方面,海博思创排名第一。

  盈利能力不断突破

  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指引下,储能行业作为传统电力系统源、网、荷之外的第四类新兴能源产业,是当前推动主体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重要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政策出台及行业标准建立,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鼓励、引导储能行业高速发展。

  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储能系统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已全面布局电化学储能产业关键技术,并进行自动化产线布局及产品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建设工作。2020年以来,海博思创中标参与了三塘湖1,000MWh储能项目、阜阳600MWh独立储能项目、济南200MWh储能电站项目、阿克苏700MWh储能项目等多个有代表性大型项目的储能设备供应。

  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海博思创紧密把握储能行业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全面推动市场拓展进而实现了业务高速增长,并在国内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领域达到领先地位。

  同时,在盈利能力方面,数字化赋能可以改变储能电站的传统盈利模式,进一步扩大业绩增长空间。近年来,海博思创一直不断探索AI智慧赋能储能行业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海博思创推出了覆盖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模型。

  受益于储能市场整体规模的增长、自身产能的稳健扩充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海博思创经营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82.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6.05万元、1.77亿元、5.78亿元和6.48亿元。

  下一步,海博思创将进一步提升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推动新型储能系统产业的全面市场化发展。

  市场规模有望再升级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约2.3小时,装机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30%。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储能行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市场新机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海博思创再次顺势布局战略聚焦,进一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年报中,可以看到海博思创构建的下一步计划:目前公司已构建覆盖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云平台等核心技术的全链条能力,实现了储能系统软硬件深度融合。未来会进一步推进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推动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运维能力,打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平台,在国内市场继续深耕保持行业领先的同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面对储能产业的黄金赛道,海博思创的用户需求和市场规模有望再次迎来扩容。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在理想场景下将达到131.3GW,保守场景下预计为116.3GW。储能在实现能源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技术需求,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受益于整体市场的蓬勃发展,海博思创将持续对储能产业上下游领域进行探索与长期的布局规划,公司有望牢牢把握其在国内储能市场的优势地位,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在此基础上,也预示着海博思创在资本市场将具有显著的成长性。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