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飓风席卷AI与机器人板块:GPT-5重磅亮相,在“速度、推理、个性化、多模态”等方面花式升级,打造模型界的“六边形战士”;世界机器人大会宛如具身界“party”,人形、工业、消费机器人争奇斗艳,各擅胜场。当GPT-5推动AI大模型易用性不断升级,当机器人加速走向场景落地,AI与机器人在各自赛道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将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合流。在AI与机器人的双向奔赴中,关注投资机遇$机器人ETF(562500)$、$科创人工智能华夏(589010)$,一同见证AI与机器人的“共舞时刻”!
一、机器人: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商用
当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热度爆表”。这场汇聚200余家全球企业、1500余件展品的行业盛会,不仅以100余款首发新品刷新纪录,更通过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场景落地、机器人4S店的商业化探索等硬核呈现,标志着机器人产业从“炫技时代”迈入“场景深耕”。深化技术壁垒与场景落地双线并进,人形、工业、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拐点均已显现。
1)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制造与AI融合。优必选的“机器人家族”现场完成连续搬运、拣选、双手换电等复杂任务,并通过云端大脑实现多机协同控制;宇树机器人再度上演格斗赛,逐际动力机器人跳民族舞,秀中国功夫……人形机器人场景突破的背后是核心零部件的降本增效,帕西尼新一代电子皮肤较上一代降价超50%,且性能大幅提升;灵西推出10自由度新型手抓取精度更高,价格从数千元降至千元级;速腾聚推出激光雷达的低成本方案,助力机器人导航能力升级。
2)工业机器人场景落地:从0到1的产业化突破。埃斯顿展示了国内首条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库卡的KMP 3000P全向重载自主移动机器人最大负载达3吨,搬起重汽车壳来稳如泰山;卡诺普工业具身机器人 “灵烁”以“轮式+双臂”造型亮相,兼具高负载特性和超长续航能力,可覆盖8-10小时的班次作业需求……
8月8日,OpenAI正式发布GPT-5,这个被业内期待两年的“AI新旗舰”,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OpenAI CEO奥特曼将其描述为“迄今为止最智能、最快速且最有用的模型”,在文本、网页开发、视觉领域、编程、数学等各个领域都“打遍天下无敌手”。
2)最强编程模型:GPT-5在复杂的前端生成和调试大型资源库方面表现尤为出色。通常能够仅通过一个提示就创建出美观且响应迅速的网站、应用程序和游戏,直观优雅地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3)上下文能力飞升:当前主流版本已实现40万token的处理能力,相较前代产品的标准配置实现了超过300%的增长。大海捞针测试里,GPT-5的准确率比o3提升了将近一倍。这意味着GPT-5处理长文本的能力明显强化。
4)价格无敌亲民:API定价大幅下降,主模型输入价格为$1.25/M tokens,输出为$10/M tokens,与Gemini 2.5 Pro看齐,甚至仅为Claude Opus 4.1价格的1/15。
但是在首发的惊喜过去后,市场却没有陷入狂欢。过去,每一代GPT模型都标志着某种技术的全新突破:随着参数规模扩大,GPT-3涌现出GPT-2没有的智能水平;GPT-4模型开始具有图像理解相关的多模态能力。更不用说DeepSeek横空出世,解决了大模型依赖巨额算力和资金的“阿克琉斯之踵”。但GPT-5却似乎没有定义自己的“奇点”时刻,而更像是模型迭代之路的环环相扣。
当“颠覆”已成过往,GPT-5也走上循规蹈矩和商业取巧的道路,或许意味着以OpenAI为首的海外大模型厂商已从追求单点技术爆破,转为聚焦高可靠性架构优化与场景易用性升级,这也是产业进入下半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试想下,当AI单点突破的方向越来越少,如果GPT-5一亮相就能“千秋万载,一同江湖”,那么偌大的AI产业链能去往何方;正是这种“小确幸式”的不断迭代,往往更能刺激“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各个环节的资本支出,让AI产业链尝到更多“甜头”。
三、具身智能:AI的下一颗“北极星”
具身智能AI仍然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目前的硬件够用,最大的挑战还是具身智能AI完全不够用,这也是限制当前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地方。人形机器人AI 能力目前像ChatGPT出来前的1~3年左右。
AI相当于机器人“大脑”,决定着机器人的“智力”上限。未来,AI与通用机器人的结合将成为科技主流,打通“AI+机器人”生态系统的“任督二脉”,需要AI大模型帮助机器人跨越输入层、控制层、反馈层的“三重门”。
能力,致力于让机器人“听懂”人类的各类复杂指令,精准理解人类的语言、动作和手势等所表达的意图,以更自然、直观的方式与人类交互,并做出合适的回应。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机器人产业。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是机器人的大脑,20%涨跌幅+中小盘弹性,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