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大跳水!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5-11-21 12:36:50

来源:格隆汇

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发酵,美股昨夜上演过山车行情,日韩股市开盘大跳水。

史诗级大跳水!究竟发生了什么?

隔夜,美股突然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史诗级大跳水。

开盘时还一派繁荣:纳指一度涨超2.5%,标普500指数一路猛冲,涨幅一度接近2%。

但就在市场以为要吹响反攻号角时,风向突变!买盘瞬间蒸发,恐慌盘如山洪决堤般砸下,最终硬生生从高位被按回深水区。

纳指收盘下跌2.15%,标普500收跌1.6%。这是自今年4月美股崩盘以来最大的一次盘中反转,短短几个小时内,市值蒸发超过2万亿美元。

更扎眼的是,象征恐慌情绪的VIX最高飙升到28.27点,几乎是瞬间把整个市场的神经线绷到快断的程度。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这波下挫,整个盘面同时拉响了三道警报:

一是美国经济数据突然“变脸”,就业和服务业指标全面降温,让市场瞬间意识到——硬着陆的风险并没有过去;

二是美联储官员再度放出鹰派暗示,市场原本期待的降息窗口又被往后推了一截,资金价格的锚一夜之间变得不稳定;

三是多家科技巨头的供应链传出杂音,半导体、AI服务器的出货预期被下调,引发科技板块高位抛压。

当这三股力量叠加,直接导致一些资金火速逃离,引发了一场罕见跳水。

市场也有观点认为,在非农数据发布后,市场出现了隐含波动率的大幅下跌,随及在期权做市商不断进行平衡和抛售的过程中,触发了Vanna Crush以及负Gamma的反馈机制,导致市场呈现这种先涨后跌的情况。

确实这种下跌方式像是量化造成的。

但真正魔幻的来了。

尽管现在市场上充满了对AI泡沫的担忧,各种“泡沫已至、AI要崩”的声音震耳欲聋,可就在大家以为空头会闻血而动时——知名空头自己反而站出来:看多美国大型科技股。

是的,没看错。过去以做空为生的机构,这次却罕见按下刹车,甚至反向喊话:警告勿碰大科技空单。

这种画风的反转,就像消防队冲进火场后不是救火,而是告诉市场“放心,这里最安全”,整件事的魔幻程度,让整个华尔街都愣住了。

以做空闻名全球的浑水资本CEO Carson Block 就在最新访谈里警告:现在不宜做空美国大型科技股。

他的理由很直接,也很现实。Block认为,当下真正泡沫最严重的,是一批挂着“AI概念”名号、但和核心算力几乎没关系的冒牌AI公司,这些公司没基本面,靠概念狂拉的股价才是空头最肥的猎物。

他直言,像英伟达这样的领头羊,只要还在涨,市场的趋势就不会轻易改变。

Block指出了背后的原因:所有买入标普500指数的基金,只要资金还在流入,就必须每天被动买入英伟达,无论价格多贵;而在资金出现大规模净流出之前,他们根本不会卖。

他表示,被动交易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当被动资金成为主导力量和趋势推动者,只要增量资金还在往里挤,英伟达就会自动获得买盘支持。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价格再高,也有人替它托着。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越来越担心科技板块泡沫,但波动越大、越回调,买盘反而越顽固。因为这不是价值判断,而是自动驾驶。

而浑水这种顶级空头机构的态度,更让市场陷入一种诡异的场景:多头怕泡沫,空头却劝人不要做空。

这场戏的魔幻感,就是华尔街当前最真实的写照。

回头看昨夜暴跌,技术面上是踩踏,情绪上是惊魂,但结构上却出现了奇怪的分裂。

一边是多头担心泡沫破裂不敢追,另一边是空头认清结构不敢做空。

这种“双向恐惧”的市场,往往比单边泡沫或单边崩盘更复杂、更危险,也更戏剧性。

过去的市场要么是疯牛,要么是崩盘。现在的市场是:怕涨、怕跌,最怕站错方向。

美股的下一步究竟通向何处?没人能给出确定的方向。趋势像一条河,漩涡、暗流、回头潮同时存在,就像昨晚,人们以为它要左拐,结果它突然沉入河底。

在“AI泡沫论”被反复不断争论的背景下,也许悬疑才刚刚开始。

...

林园重磅发声:AI迟早会产能过剩!当下,我只敢买这两类“保命”资产。

11月20日下午,百亿私募大佬林园公开发声,他直言:在全市场追逐科技热点的当下,他投资最底层的核心是生存与盈利。

以下是林园最新观点的精华浓缩:

1.谈“热门”赛道:迟早要面对惨烈竞争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随着时间推移,迟早也会走到产能扩张、竞争加剧的那一步,这是市场规律,只是早晚的问题。

新行业,我承认它们的方向肯定没问题,未来也会产生机会。但从投资角度,我更关注这些企业能否真正跑出确定性的盈利和生存能力。

它们大多是高投入的行业,烧钱快,周期长,一旦风向发生变化,或者长期不盈利,投资者的信心就会被彻底打散。这种行业更多靠钱堆,而不是靠确定性的利润支撑。

你去翻那些代表“创新”的指数基金,里面的企业未来十年真正能活下来的,有多少?我心里是有数的。

2.谈“老赛道”:估值已在难得的位置

传统行业过去几年确实低迷,但头部公司凭借规模、资金和管理优势仍然能撑住。而且,那些低迷在股价中已经充分反映。

像沪深A50、沪深300这样的核心指数,它们背后的企业是能撑起中国经济基本盘的。而且现在的整体估值处在一个难得的位置,风险相对可控。

今天大家觉得传统行业没前途、没增长,估值被压得很低,但这些企业背后的需求一直都在。风险已经在眼前,唯一看不清的是未来增长的速度。

3.谈投资方向:只找两类企业

我们未来主要找两类企业:能让人快乐的和能让人活得更长的。

老祖宗说得好,人活一世,吃喝二字。吃喝是永恒需求。与此同时,人还希望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食品、消费这些行业的供需调整的更快,市场纠错能力更强。它们不需要巨额投入来维持增长;一旦产能过多,市场很快就会自我调整,不像房地产、高速公路这种固定资产,一旦投下去就很难纠正。

哪怕是现在的年轻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人来到这个世界,有两件事躲不开:传承,以及让自己的生活过得高兴。

4.谈底层逻辑:生存是第一位的

如果忘了盈利这根弦,在“新老交替”的环境下,很容易被带偏。我并不是保守,而是看得很现实。

回头去看全球几十年的科技史,80年代美国多少领先的科技公司,如今都没了。但做吃的、做喝的、做日用品的,那些扎在传统行业里的企业至今还稳稳地存在。

生存,是第一位的。

我们买的“嘴巴相关”的行业,不会输时间,也不会输金钱。所谓“输金钱”,就是公司消失、需求消失。但只要公司在、需求在,等一等,机会总会回来。

有些人去追那些热门方向,可能会成功,成为厉害的资本家,但前提是你得追到那个“真正赚钱”的企业。一旦追错,最后就什么都没了。

而那些传统行业,如果今天有钱买入,我认为不会吃亏。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