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那边都降温了吗?上海这边是一秒入冬啊。
我看天气预报显示,从10月19日到20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北方的冷意明显加剧,南方气温也频频刷新低。
降温对我们是困扰,对猪可是利好。
强冷空气来袭,加上猪价之前跌至新低,达到了二次育肥的心理价位,二次育肥的积极性提升。
而且随着11月临近,南方腌腊、北方灌肠季节即将启动,市场对后续消费有了新预期。
今天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11.27元/公斤,相比前一天小幅上涨了0.03元/公斤。
不过虽然说刚跌又涨,又给了市场不少底气,但想要重回6元时代难度还是很大的,猪价仍处于下跌趋势,全行业还是整体亏损的状态。
为啥?简单说就是猪还是太多了!
今年8月份能繁母猪还有4038万头,比正常保有量多了3.5%,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时半会扭转不了,生猪价格仍有下探空间。
但就在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低迷的时期,畜牧养殖ETF(516670)却持续净流入,近5日吸金超1亿元!
这说明什么?聪明钱已经开始“周期反买”了!
长期以来,猪周期如同一道无形魔咒,笼罩在生猪行业上方,产能仿佛是开启“周期魔咒”的钥匙。
前一刻,生猪产能减少,猪价飞涨,养殖户们摩拳擦掌,盘算着扩建新栏、添置设备;后一刻,生猪产能增加,猪价崩盘,猪场里只剩下机械的轰鸣和养殖户脸上遮不住的疲惫与茫然。
而现在养猪业猪价“跌跌不休”,7公斤仔猪价格对比9月初几乎腰斩,跌至183元/头,能繁母猪存栏量还比正常水平高出3.5%。
这恰恰符合“周期反买”的逻辑,利空出尽就是利好。行业越惨,产能去化越快,周期反转就越近。
并且农业农村部也明确要求“减母猪、控体重、去二育”。
这是在干嘛?官方亲自下场帮行业去产能!
这招挺管用,牧原已经开始“瘦身”,计划年底前把能繁母猪降到330万头。出栏体重也降了,8月生猪交易均重为124.04公斤,较6月初下降1.55%。说明大家都在加速出清,不敢压栏了。
这就是周期底部的典型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我看有机构测算的供需曲线图,26年一季度供给可能是紧缩的,加上一直持续的去产能化,供需关系改善。
“周期反买,别墅靠海”可能不是一句空话。
可以布局畜牧养殖ETF(516670),该ETF紧密追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标的指数覆盖生猪养殖产业链,与养猪相关概念成份股权重合计占比约60%,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新希望等生猪养殖企业;疫苗、饲料等养猪上下游+禽类、水产等养殖概念占比约40%。费率方面,管理费0.2%/年,同指数品种均为0.5%/年,布局成本更低。
作者:ETF红旗手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