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5月7日通过全景网召开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倍益康主要介绍了2024年业绩情况、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进展、2025 年的主要经营目标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1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8.14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 6.90 亿元。受宏观经济环境及消费需求波动影响,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策略,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新产品研发,努力提升业绩水平。
公司2024年业绩确实面临阶段性压力,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2.78%, 其中境内收入下降 38.27%,境外收入增加 45%。这一结果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导致:一方面,公司新产品推广滞后,广告宣传等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新产品销售未能达到预期。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近两年增长放缓,消费者支出被下调,尤其减少了在非必需品上的投入,康复科技产品需求受到一定抑制。上述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康复科技产品销售未达预期,收入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24 年,公司境外收入并未受到经贸摩擦冲击,未来,公司也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向和国际环境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公司 2024 年新增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购置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生产设备,另外则是公司为拓展上游产业链,完成对子公司的生产办公用房转固,均属于公司主营业务领域。该等投资主要系为满足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公司的生产效率,并有望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一方面,公司生物刺激反馈仪、中频治疗仪、短波治疗仪等产品已成功获得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这些产品在医疗领域的合法应用得到了权威认证。同时,公司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也通过了美国 FDA510(k)审核,并取得了注册证书,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公司还在积极研发盆底康复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理疗机器人、弥散制氧机、便携式制氧机、医用制氧机、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阴道电极、理疗电极等多种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康复需求,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倍益康对 2025 年的经营目标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展望。公司将继续秉承“康复科技·关护生命”的企业使命,努力成为国际领先的康复理疗产品及服务供应商。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优化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同时,深化与国内市场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推动康复理疗产品的多场景应用和技术创新。公司计划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盆底康复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理疗机器人、弥散制氧机、便携式制氧机、 医用制氧机、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 阴道电极、理疗电极等,以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将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的宣传推广,提高倍益康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将继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总的来说,公司在 2025 年将围绕市场拓展、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生产运营等核心领域,制定具体、可行的经营目标,并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力争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
倍益康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已拥有 19 个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了电疗、氧疗、力疗、热疗等多个领域。公司主要的新产品包括中频治疗仪、便 携式制氧机、盆底康复仪、生物刺激反馈仪、干扰电治疗仪、短波治疗仪、阴道电极等,均已取得相应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储备项目上,公司正积极研发包括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等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另外公司的理疗机器人系列也即将实现量产,旨在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满足更广泛的理疗康复需求。
倍益康自上市以来,十分重视研发创新,距今已成功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其中,可变振幅深层肌肉按摩仪以其可调节振幅和强大推力以及出色的便携性、多样化的按摩头,成为市场上的爆款产品,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此外,公司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凭借专业化的设计, 系列化的产品布局和全面的功能升级,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使用体验,成为家庭和户外活动的理想选择,包括在近期广交会上也受到了来自全球各地众多客商的好评和肯定。未来,倍益康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实用的运动康复产品。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在 2024 年度有一定的波动。2024 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985,257.05 元,相较于 2023 年的 56,580,298.86 元,下降了 47.00%。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 2024 年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所减少。
在投资活动方面,公司 2024 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699,016.81 元,相较于 2023 年的-20,743,993.80 元,虽然流出金额有所减少,但仍然是净流出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用于购买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现金流出减少,以及本期投入成都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子公司东莞倍益康购置工业厂房等支出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 2024 年度为 9,593,609.29 元,相较于 2023 年的-47,414,696.07 元,有显著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子公司东莞倍益康取得银行按揭贷款 4,255.00 万元。综合来看,公司在 2024 年度的现金流状况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的影响。
公司近期新增专利主要围绕筋膜枪、便携式气压按摩仪、制氧机、产后康复治疗仪、短波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等产品方面。该等专利技术涵盖传感器、物联网、AI 算法等技术应用,将持续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优化用户体验。在产业转化方面,2024 年,公司已经推出生物刺激反馈仪、便携式深层肌肉按摩仪(获“成都工业精品”认证)等新产品,并通过美国 FDA 认证的 气压按摩系统打开了海外市场。公司中频治疗仪、短波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 盆底康复治疗仪等新产品已于 2025 年初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在加速医疗板块产品商业化进程。未来,公司将计划每年推出 7-8 款新产品,持续巩固公司在康复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有着详细的规划布局。首先,公司始终聚焦康复领域,力求做到全产品、全场景全覆盖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研发进展来看,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医疗+消费”领域的资源投入,以推动两大板块的协调发展。 其中重点推动专业康复医疗技术的深入研究,涵盖康复医学、人工智能、材料、 电子、自动化等领域,旨在持续探索声、光、电、磁、热、力、氧等物理疗法, 为康复科技产品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功效性。
从具体项目方面来看,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包括生物刺激反馈仪、中频治疗仪、短波治疗仪、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干扰电治疗仪、盆底康复治疗仪、理 疗机器人、弥散制氧机、车载制氧机、便携式制氧机、医用制氧机、直肠电极、 理疗电极、便携式生物刺激反馈仪、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等在内的多款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在年初已陆续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些产品涵盖了电疗、力疗、氧疗、磁疗、声疗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医疗机构、养生馆、社区、月子会所、家庭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
因此,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的规划主要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满足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是继续聚焦康复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根基,力求做到康复产品的全品类覆盖。并通过“医疗+消费”双线协同、全球化布 局及品牌差异化,打造综合性康复科技生态,同时借助 AI、智能化趋势强化产品竞争力,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康复科技企业。
单一产品依赖风险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重点关注和极力化解的风险。公司尤为重视并持续通过覆盖医疗及消费两大板块的大健康产品体系来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在未来产品线拓展方面,公司将继续围绕“康复科技”这一核心领域,深化在康复医疗器械和健康智能消费硬件两大板块的布局。
在康复医疗器械板块,公司将进一步丰富电疗、力疗、氧疗、热疗等系列产品线,这些产品集成多种物理因子的治疗手段,可满足养生馆、理疗中心、月子中心等机构的需求。同时,公司还将加大对医用制氧机、生物刺激反馈仪、 磁刺激仪、超声及电刺激治疗仪、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仪、理疗电极等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并积极推进这些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以确保它们能够尽快上市,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康复解决方案。
在健康智能消费硬件板块,我们将继续拓展筋膜枪、压缩靴、保健式制氧机等产品的市场应用,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公司计划推出更多与运动康复相关的智能设备或配件,以适应年轻人对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的需求增长。
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探索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康复科技产品的深度融合,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体验。
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通过广告宣传、商务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 名度和美誉度;在研发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销售渠道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首先,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其次,公司优化了供应链管理,依托国内制造业成本优势,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稳定质量,减少了库存积压和采购成本。此外,公司还加强了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监控,通过实施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成本控制措施,降低了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这些措施均有效地控制了公司的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据了解,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康复设备制造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