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第27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展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吸引了800多家参展单位,带来600余项首发首创展品,各类新技术、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片科技感十足的舞台上,一场草原之旅悄然展开——在由北京广电局主办的“超高清视听科技展区”,当虹科技首次展出自研的2D转3D技术,将草原风光以3D形式呈现在了现场。
(科博会现场观众争相体验当虹产品)
观众戴上VR眼镜,仿佛瞬间置身美丽的阿勒泰:那仁草原的辽阔、喀纳斯湖畔的雪山、西伯利亚落叶松的苍翠,扑面而来。展区内不时传来惊叹:“哇,真的有种跟主角在草原上奔跑的感觉!”“怎么做到的?难道专门拍摄的3D版?”当然不是!这一切都得益于当虹科技的2D转3D技术——无需原生3D片源即可智能解析2D视频、完成3D重建,并将画质增强至超高清标准,为XR/VR眼镜打造最极致的沉浸式视听体验。那么,2D视频是怎么让人“走进画面”变成3D世界的?别急,让我们一起揭秘→
AI感知“远近”,让画面立起来
现实世界是3D立体的,但传统影像却只能展示平面。想让画面“立起来”,关键是判断什么元素离我们更近、什么更远,也就是识别画面中的“深度”。传统的方法,比如单目深度估计和光流分析,经常会在视角信息不足、画面复杂或者快速运动时遇到困难,导致估计的深度信息不准确,生成的3D画面不真实。“当虹科技依托行业首个图像深度感知AI大模型,能够精准提取深度信息、解析细节,并智能生成左右眼视图,填补视角遮挡的区域,重构出可信的3D空间。”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
(深度估计示例,图中为当虹大厦)
在现场展映的片段中,女主在草原上肆意奔跑、牛羊在山坡上吃草、远处雪山静谧伫立。大模型在精准估计画面深度后,将人、牛羊、雪山等元素层层分离,再通过智能渲染重建左右眼视图,生成的VR画面既立体又自然。一位观众体验后摘下头显感慨:“雪山好像就在眼前啊,特别沉浸,太治愈啦!”
(当虹科技2D转3D技术现场引围观)
AI+艺术精修,让画面更有感染力
当然,仅仅把画面转成立体还不够。影视作品的动人之处,往往藏在角色的神情、动作里,而这些细节如果处理不好,立体效果反而容易显得“割裂”。为此,当虹科技在AI大模型智能处理的基础上,采取“技术+艺术”的双重策略,由专业团队进行人工精修——针对不同场景进行视差纠偏,为不同镜头调整元素深度,使3D画面的情感表现更生动、营造的氛围更真实。在现场播放的片段中,观众对母女相拥流泪那一幕印象深刻:主人公表情清晰,情感流动细腻。正如工作人员现场提到的那样,“恰到好处的精细加工,能让情绪表达变得更真切、更动人”。
(科博会现场,观众惊叹3D效果“太沉浸了”)
超高清编码加持,3D观影更流畅
不少观众在体验后发问:“3D片数据量应该翻倍了吧?为啥看起来一点都不卡?”确实,3D影像与传统2D相比,需要为左右眼分别生成视图,数据量几乎翻倍。为了让播放更顺畅,当虹科技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AVS3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在保证高画质的同时,大幅压缩数据量,确保了3D影片播放的流畅性和兼容性,尤其适配智能穿戴设备等带宽有限的场景。技术人员现场介绍道:“即便是在网络条件一般的环境下,也可以流畅播放。像我们现在的展会现场,WiFi信号不稳定,但你看到的画面依然是高清、流畅的。”
(科博会当虹科技展位现场,观众“重返阿勒泰”)
除了2D转3D技术,当虹科技现场展示的8K超高清技术也同样吸睛。在8K超高清大屏上,打铁时火花飞溅的瞬间、工人额头滑落的汗珠都清晰可见,观众纷纷驻足围观,赞叹不已。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