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盈利传递信心 药明康德2025一季度营收、净利和现金流均大增

发布时间:

2025-05-14 08:51:47

来源:同壁财经

在外部环境动荡的背景下,CXO一哥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却交出了一份“摆脱地心引力”的超预期业绩: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96.5亿元,同比增长21.0%;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40.0%;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

尽管医药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并未显著改善,但从药明康德这份一季报来看,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多只停留在心理层面,并未造成实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单季度业绩的强劲增长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且并非依赖单一市场,而是全球多区域共振的结果。其中,欧美市场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与亚太区的日韩以及其他国家市场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亮眼表现,药明康德的现金流同样可圈可点。一季度经营现金流达30.3亿元,同比增长41.8%。现金流增速与利润增速基本在一个水平,显示了药明康德的利润含金量。在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时,以低价换取订单或延长回款账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些做法往往不利于公司的财务健康,甚至可能对正常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然而,药明康德却未通过牺牲利润和现金流来换取增长,这充分体现了药明康德在应对下行周期时的业务韧性和硬实力。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外部因素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实际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比如关税问题,受其波及更严重的可能是欧洲地区的品牌药。根据Endpoints、Reuters等权威媒体报道,美国约85%的品牌药物依赖其他国家的原料供应,其中约43%依赖于欧洲,而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药品大国合计仅提供5%左右的原料药供应。由此可见,美国加关税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此外,从全球医药领域的产业格局来看,长期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比如美国建造一个新的生产设施可能需要耗资20亿美元,且需5-1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运营。同时,美国高昂的人工成本和相对低效的生产力,也使其难以从根本上支撑医药产业的回流。而像CXO这类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是基于特定国家所具备的资源、环境等优势形成的专业化分工,比如中国拥有丰富的工程师红利以及完善的医药产业链,进而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任何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人为干涉,都可能面临适得其反的后果。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