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媒体聚焦上市公司商业逻辑、基本面研究等,旨在学习探讨,涉及所有公司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谬误,亦欢迎指正。
文/胖哥
徐工机械(000425.SZ),正迎来估值与业绩的“戴维斯双击”。
估值方面,进入2025年,公司市值已经超过千亿,创出历史新高。2022年至今,公司最大涨幅超过116%。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到53.09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
近些年工程机械行业不是很惨淡吗?其他龙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业绩和估值都惨了,徐工机械为啥这么牛?
穿越行业周期的秘诀,在于并购重组带来的“红利”。
2018年初,公司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启动混改,2022年完成反向吸收合并,历时四年改革,徐工有限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形成“新徐工”。新徐工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
2021年后,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国内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过剩,行业销量中枢下移。尽管徐工机械受到一定扰动,但自2023年起经营迅速改善,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67%,扭转了2022年下滑23.29%的局面。
优质资产的注入是关键。徐工有限将挖机、矿机、混凝土、塔机等核心资产注入徐工机械,完善了公司业务布局,覆盖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支柱产业,以及矿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救援保障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产品门类最齐全的工程机械集团。
挖机被称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矿挖产品则是“明珠中的明珠”,在替代人工方面应用广泛、渗透率高。新资产注入和经营质量提升带动徐工机械毛利率从2020年的17%左右提升至2024年中期的23%,进一步强化了成长属性。
此外,业务协同效应显著。产品线覆盖全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各业务在原材料供应、渠道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协同,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当前,工程机械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景气上行,对徐工机械是新的利好。
2024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1.7%,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2025年1至2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51.4%,其中2月同比增长99.4%。工程机械行业突然好转,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周期因素。工程机械行业更新周期通常为8至10年,国内上一轮大规模设备替换始于2016年,2023年成为替换的低谷,而从2024年开始,替换需求逐步增加,预计2025和2026年行业将进入上行阶段。
政策驱动。
首先是设备更新政策。2024年,国务院和工信部连续发布文件,推动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27个工业重点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标。
然后是基建投资加速。202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财政赤字率将升至4%,专项债扩容至4.4万亿元。多地启动重大基建项目,2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月开工率达到44.6%,同比增加12.3个百分点。
徐工机械还有一成长看点:出海。
对工程机械企业而言,出海一方面可以降低国内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近年,海外市场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关键增长极,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3760.31亿元,同比增10%。
徐工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出海的品牌,近年来海外业务增长迅猛。海外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12.58%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4.13%,接近半壁江山。
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4年上半年高出2.7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海外业务拓展有望推动业绩和盈利质量双提升。
虽然经过了一波上涨,但徐工机械显然仍具性价比。
徐工机械最新市盈率(至2025年3月28日)17.5倍,行业三巨头中还是最低的,远低于三一重工(30.6倍),也低于中联重科(18.5倍)。
所以,总而言之,徐工机械的上涨,是有充分逻辑的。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