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科技拟与首恒新材签订《氢气购销合同书》

发布时间:

2024-01-10 20:06:31

来源:同壁财经

01月10日,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恒新材”)签订《氢气购销合同书》,由公司向首恒新材环已酮项目供应氢气,该项目的工业氢需求约为 1.2 万 m3/小时,折合约 10512 万 m3/年, 双方按照氢气流量数据据实结算,价格按公司现有氢气定价机制确定。

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山碳材”)原拟新建工业氢产能,全部供应给其子公司首恒新材环己酮项目使用,不对外销售。 首山碳材新增工业氢系技术改造项目,氢气产出的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且技改制氢的成本较高,存在由公司直接向环己酮项目供应工业氢的现实需求。在“尼龙化工产业配套氢氨项目”建成后将减少对公司工业氢采购数量的背景下,公司经慎重考虑,为保持公司工业氢业务规模、减少氢气业务销售下滑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经与首山碳材友好协商,公司拟同意新建部分管道设施,向首恒新材环己酮项目直接供应工业氢,同时首山碳材停止实施技改制氢,产线用于生产甲醇。

首恒新材系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的控股 子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硅烷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关联交易的实施有利于工业氢生产经营、业务规模的稳定,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稳定发展的需要,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对公司独立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一家从事氢硅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也是一家致力于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相关领域研发与生产的专业企业,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氢气(工业/高纯氢)与电子级硅烷气。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现已成为国内硅烷气细分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生产规模、技术 工艺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在行业内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公司产品应用广泛,下游行业包括光伏、显示面板及半导体行业,积累了 TCL 华星、隆基股份、惠科电子、京东方、爱旭股份、中润光能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客户,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电子级硅烷气是一种电子特种气体,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材料。公司的电子级硅烷气主要由硅粉、氢气、四氯化硅、催化剂等经过各种反应蒸馏、提纯而得。公司成立之初即以电子级硅烷气为主要产品,成为国内首家能够规模化生产 6N 级别以上的电子硅烷气企业,公司通过研发先进的生产工艺, 产品最高可达到 7N 级,超出我国硅烷气质量标准(6N),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电子级硅烷气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光伏行业、显示面板行业、半导体行业。

电子级硅烷气在半导体行业中用于外延硅沉积、氧化硅膜沉积和氮化硅膜沉积。在显示面板行业中 主要应用于 TFT(薄膜晶体管)/LCD(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在光伏行业中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目前我国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下,其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带来电子级硅烷气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

近年来,硅烷气的新型应用领域不断的涌现,尤其是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硅基负极材料具有理论容 量高、首次充放效率高、工艺成本低等优势,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公司与硅基负极材料的行业领先企业天目先导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为其长期供应硅烷产品。

公司工业氢生产是以焦炉煤气为原料通过变压吸附装置分离杂质提取生产氢气。公司生产的工业氢 最主要的原材料焦炉煤气,采购于公司股东首山碳材料,首山碳材料具有年产 300 万吨焦炭产能,副产大量焦炉煤气,为公司生产氢气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公司的工业氢产品目前主要用于合成多种化学物质,如环己醇、己内酰胺、尼龙 66 盐等化学品,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下游制造业,如尼龙相关产品生产行业。

高纯氢是以氢气为原料采用变压吸附法进行提纯,一般用于作为清洁能源或用于对气体纯度要求较 高的工业生产。根据公司目前的规划,高纯氢产品销售半径为 200 公里,目前已经向河南公交系统供应产品。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负责统筹技术研发,利用平煤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化学赛鼎工程公司等单位的研发实力提供公司产品研发的技术支持。公司在硅烷厂设有省市级研发中心,负责一线技术研发,在实践中改进技术工艺。目前公司已完全掌握了“ZSN 法高纯硅烷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人员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研发、改造、生产能力的技术团队。同时,公司研发设计流程遵循 ISO9000 标准流程,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持续地改进整套生产工艺,在工艺、 装备、转化率上混合了多项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发明。同时,公司在原有电子级多晶硅中试装置基础上,正在进行深度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纯度达到区熔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发的区熔级多晶硅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进口产品基本一致。

业绩方面,2023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13.81%,实现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增长49.56%。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