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上游原材料,TCL科技投资实施约10万吨颗粒硅项目

泡财经

TCL科技

发布时间:

2022-07-06 21:50:03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7月6日晚间,TCL科技(000100.SZ)公告称,公司已与协鑫集团及关联方于2022年4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书》,就投资新建光伏级和电子级硅料项目开展合作。经商谈,公司与各方就合作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拟签署协议。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硅石拟与江苏中能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内蒙古鑫环”,实施约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内蒙古鑫环注册资本拟定45亿元,天津硅石出资18亿元,持股40%。

此外,天津硅石拟与江苏鑫华、内蒙古鑫华签署《增资协议》并开展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天津硅石将对内蒙古鑫华增资7.2亿元,江苏鑫华对内蒙古鑫华增资9.8亿,内蒙古鑫华注册资本增至18亿元,天津硅石持股40%。

同日,TCL科技还披露了近日已与鑫芯半导体签署《增资协议》,以17.9亿元认购鑫芯半导体15.03亿元注册资本,占增资后总出资份额的23.08%。TCL科技表示,增资鑫芯半导体事为进一步增强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协同效应,完善半导体材料业务布局。

【解读】

此次协议的签订算是对“2022年4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TCL中环(002129.SZ)与协鑫集团及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中内容的落地。

此次战略合作本质上是硅片厂商TCL中环与上游硅料厂商保利协鑫能源的合作。近年硅料供应紧张,中环股份需要把控上游原材料。

多晶硅即多晶硅料,是硅片的原料。TCL科技控股子公司中环股份的主要产品就是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而协鑫集团控股子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是多晶硅料龙头。

“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实际上是光伏多晶硅料,项目合作方江苏中能由协鑫光伏持有64.163%股份、富多国际持有35.837%股份。

电子级多晶硅则是半导体硅片的原材料,“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合作方之一的江苏鑫华也有协鑫的身影。通过企查查数据穿透背后,江苏鑫华由江苏中能持股28.0519%,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持股23.5610%,两者分别是其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另一合作方内蒙古鑫华成立于2022年4月,目前江苏鑫华全资持有。

TCL科技称,以上项目的建设,将实现公司在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上游核心材料的业务布局,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战略协同降本,强化供应链稳定性,助力实现公司“新能源光伏全球领先战略,半导体材料追赶超越战略”。

本次合作投资拟建的产能规模不小,光伏项目的颗粒硅就达10万吨。可以参考对比的是2021年2月,中环股份即与保利协鑫能源签订了《多晶硅购销合作长单框架协议》,公司在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保利协鑫采购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料合计共35万吨,平均每年采购量为7万吨。

太阳能级多晶硅今年开年16连涨紧接着2周持平后,再次出现6连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6日公布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数据显示:单晶复投料在28.8-30万元/吨,平均29.1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1.85%;单晶致密料主流成交价在28.6-29.8万元/吨,平均28.9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1.90%;单晶菜花料主流成交价在28.3-29.5万元/吨,平均28.7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1.92%。

上海证券报称,这意味着每公斤多晶硅的最高报价已达300元,几乎来到10年前的高位,业内一直担心的30万元“天价”多晶硅终于出现了。

对于本轮多晶硅大涨的原因,硅业分会表示,根据各企业排产预计,7月份同期虽有三家企业扩建产能少量释放,国内多晶硅产量预期仍将进一步下调,环比降幅约5%。相关专家表示,尽管此前有多家组件企业减产、停产的消息传出,但硅料环节库存依然为负,硅片库存也在正常水平。与此同时,海外(主要是欧洲)为规避相关风险,持续囤货,对组件涨价的接受度较高,对硅料价格形成支撑。

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预判,多晶硅价格下调的时机或在年底。行业会首先出现组件降价清库存,下游减产停产,传导到硅片,中小企业开始减少购买多晶硅或完全停购,而新投产的多晶硅增加了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一减一增造成零售部分不再供不应求,价格下跌,带动长单交易价格也随之下调。

硅料环节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年到2年。此前4月TCL科技公告称,“协议的签署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项目建成可能将在明年或以后。届时硅料的供应紧张或已经得到缓解。

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方面:目前,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仍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少数几家多晶硅企业。TCL科技开展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将有助于推动半导体级多晶硅进口替代,保障半导体材料供应安全。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第一季度,TCL科技主营收入405.98亿元,同比上升26.18%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下降43.73%。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