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7月12日晚间,合肥百货(000417.SZ)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2.95亿元,同比增长118.29%-182.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8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109.26%-190.64%。
合肥百货今年上半年净利不再下滑。此前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32%至1.6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5%至8402.9万元。
公司归母净利润显著高于扣非净利润是因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卫岗商住楼王卫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款约1.07亿元”。
合肥百货将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归结如下:
一是重新定位、重塑流程。坚持“一店一策”、“千店千面”、“老店新开”,持续优化调改升级。
二是强化供应链建设。狠抓统采统配、联采联配、源头直采、厂家定制,形成协同、共享、高效、共创的供应链拓展机制。
三是强化品牌更新力度。加大高端品牌和重点品牌引进,老品牌更新商品实现品质升级,新品牌丰富商品实现品类升级,放大品牌效应,推动商品“推陈出新”。
四是强化活动引领。打造“1+1+N”营销体系,通过开展“吾爱超级购物季”、合家福啤酒龙虾节、百大电器“包公斩价”、“66购物节”、618速购大促等多项特色主题营销活动,持续引流增效。
五是强化拓客增流量。加强会员管理,不断提升增值服务,刺激会员消费的活跃度,增强会员粘性。
六是强化团购新突破。充分发挥各业态协同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拓宽信息渠道,大力抢抓团购业务。
七是强化线上线下同推进。加快线上平台建设、商品丰富度及推广拉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持续带动销售增量。
八是强化降本增效。严格落实“降本节支、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多措并举降低人力、采购、物业、管理、融资“五大成本”。
通过上述举措的叠加效应,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呈现出区域深耕、协同促进的良好局面,到店客流明显回升,扩销增效取得较好效果,主业经营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
合肥百货主营业务为零售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大类主业。公司零售业包括百货、家电、超市连锁、电子商务等细分业态;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主要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据其2022年财报,公司百货、家电、超市三业态共有241家实体经营门店,均占据安徽省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次商圈的有利位置,作为安徽区域市场的零售龙头企业,公司已经初步构建形成立足省会、辐射全省的连锁网络体系。
如若单季度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合肥百货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1.98亿元,同比增长867.27%-1360.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40.68万元-7440.6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不过,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一大原因或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此前2022年第一季度,合肥百货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5.86%至1358.43万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