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红太阳控股股东减持期届满未减持,拟继续被动减持不超2%股份

泡财经

ST红太阳

发布时间:

2023-01-06 21:00:13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6日晚间,ST红太阳(000525.SZ)公布,公司控股股东南一农集团因质押、融资、债务等违约,其所持公司股份团自2022年6月22日起6个月内可能存在被质权人、债权人或相关主体等实施减持。截至2022年12月21日,南一农集团披露的减持计划期满,其在减持计划期间未被动减持公司股份。

截至2022年12月21日,南一农集团持有公司股份约1.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50%;其拟自2022年12月22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被动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

【科普】

ST红太阳主营环保农药、三药及三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医药的生产销售和农药产品包装物制造经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红太阳因存在被控股股东南一农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尚未解决,且公司2019、2020、2021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2021年度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于2022年5月5日开市起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解读】

天眼查显示,目前ST红太阳控股股东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历史失信被执行人5次,全部未履行,其当前被执行总金额17.90995941亿元。

此前,ST红太阳曾被爆出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2020年4月30日,ST红太阳披露的有关经营业绩和专项说明中,称公司控股股东南一农集团(含其关联方)在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共新增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6.84亿元,至当年末还有超过29亿资金未予归还。

关于上市公司资金被挪用的发生原因,ST红太阳称“2019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拖贷、抽贷、压贷等,银行内部授信审批流程拉长,时间不确定,公开市场融资愈发困难,二级市场也由于中美贸易战,去杠杆等原因剧烈波动,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出现流动性风险,从而非经营占用公司资金用于归还其他融资借款和利息、流动资金周转等”。

时隔两年后,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尚未解决。2023年1月6日公司公告,2022年4月7日至2022年12月6日期间,南一农集团及其关联方累计向公司偿还占用资金117.00万元。截至2023年1月5日,南一农集团及其关联方对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仍有31.10亿元。

公司虽然表示将持续督促南一农集团及其关联方尽快归还占用资金,但近两年里,对于资金归还未有任何进展,还因此拖累了公司的业绩。

2023年1月6日,ST红太阳还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预重整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申请人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备重整价值为由,向南京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先行启动预重整程序。11月7日,公司收到南京中院送达的《决定书》,南京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当前,公司预重整管理人正在积极推进预重整相关工作,包括债权申报及审查、招募投资人等事项,尚未收到南京中院关于受理重整申请的裁定文书。

ST红太阳是农药龙头,核心产品是吡啶碱,公司拥有目前行业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吡啶碱产业链,产业链内已经开发的终端农药产品包括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毒死蜱、吡虫啉等,中间体产品包括3-甲基吡啶、联吡啶、2,3-二氯吡啶等。

近几年,ST红太阳的业绩如过山车一般,其营收十分不稳定,净利润更是陷入亏损泥潭。2019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3.4亿元、1.54亿元。2021年,ST红太阳营业收入为46.83亿元,同比增长16.44%,归母净利润则亏损达到37.26亿元,同比减少2322.41%。而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主要就是公司拟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所致。其中,公司拟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相关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约19亿元,对关联担保与诉讼计提预计负债约14亿元,公司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33.3亿元。可见,控股股东长期占用非经营性资金已经有拖垮公司的迹象。

但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意外回暖。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53.74亿元,同比增长77.08%,归母净利润9.46亿元,同比增长2504.27%,扣非净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2678.70%。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主营产品产销量增加。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