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11日晚间,京蓝科技(000711.SZ)公告,董事、副总裁王海东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56.05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48%。
截至目前,王海东持有公司股份224.23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19%。
【科普】
京蓝科技主营涵盖土壤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水利、生态环境、智慧生态四大业务板块。
【解读】
王海东是以“个人资金使用需求”为由进行减持,所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
2019年2月,京蓝科技完成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殷晓东、王海东、赵铎等37名中科鼎实自然人股东合计持有的中科鼎实56.7152%股权,总代价8.76亿元。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股权的发行价为5.96元/股。
其中,王海东转让中科鼎实的股权比例为0.9728%,股份对价1527.34万元,相应取得公司256.2643万股。这部分持股已于2022年3月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截至1月11日,公司收盘价3.06元/股,现价较之购买股份发行价已下跌48.66%。这也意味着王海东现在减持将录得浮亏。
事实上,解禁后不久,王海东就在浮亏减持。2022年4月,王海东通过深交所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票32.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成交均价为3.45元,扣税后成交金额为110.33万元。此次减持后,王海东在公司持股数量降至224.2343万股。
实际上,2019年以来,京蓝科技就在持续巨幅亏损。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发生净亏损10.37亿元、23.55亿元、12.75亿元和4.34亿元。
去年10月,京蓝科技回复深交所关于公司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时将净利持续为负归结如下:
一是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5月2022年8月,房地产价格整体呈现下跌态势。地方政府延缓土地出让或者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推动污染地块修复的招标进程比以往缓慢,部分地区市场招投标项目延迟招标甚至取消招标。
二是市场竞争加剧,最低价中标招标项目增多。央企、地方国企、私企等各路企业纷纷进入环境修复领域,市场竞争难度不断加大。而招标方过于强调成本,许多招标项目中标条款限定为最低价中标。公司为减少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隐患,严把投标入口关,主动放弃最低价中标项目的投标。造成市场份额受到压缩,进而造成营业收入下降。
三是新招标项目回款周期拉长,以垫资为主,回款不确定性增加,受制于资金筹措等因素,公司不得已主动放弃垫资金额大,垫资周期长项目的投标。
四是受到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国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对公司前往各地进行市场开拓、开展商务活动、从事技术交流和推广,项目部安排生产经营、组织业主单位和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应收账款回收等造成很大负面影响,降低了相关工作的成效。
五是自2020年9月以来,公司及相关子公司被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造成公司融资环境恶化,外部融资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加之工程款回款周期的拉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业务拓展。
六是自2021年以来,燃气、电力、柴油等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同时,钢材、运输、分包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造成毛利率下滑,进而影响净利润下滑。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