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接盘侠”了?城发环境称终止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

泡财经

城发环境

发布时间:

2022-07-21 17:29:17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7月21日,城发环境(000885.SZ)公告,此前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000826.SZ)并募集配套资金。鉴于本次重大重组方案论证历时较长,相关市场环境较本次交易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经审慎研究分析,经与启迪环境协商,双方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科普】

城发环境主要从事环境及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管理,高速公路及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等。

启迪环境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置业务、水务业务、新环卫一体化业务、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业务及综合能源等。

【解读】

此前,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城发环境一度被认为是启迪环境的“接盘侠”

去年1月,城发环境宣布将通过向启迪环境全体股东发行股份方式,拟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吸收合并完成后,新公司拟更名为“黄河环境”,旨在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消息宣布后,接下来的几个月,双方一直在默默推进合作事项,比较大的进展有:去年6月初,城发环境斥资13亿,收购了启迪环境的两个资产包(郑州零碳和武汉生态);去年7月下旬,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调整后的吸并方案;8月初,城发环境的主管部门批复了吸并合作方案。

为了促成合并,启迪环境不得不对潜在的风险资产计提资产减值,进行“挤水分”,结果使得公司2021年的半年报净利润亏损高达38.98亿元,同比大减2258.35%,极为难看。

由此,也招致了媒体对于启迪环境“涉嫌造假”的质疑。去年10月22日,《证券时报》发表文章《启迪环境涉嫌造假:多个在建工程严重虚增,127亿总额水分几何?》,对启迪环境发出质疑。

去年10月,深交所也对启迪环境开出了财务造假的质疑函,要求公司自查并说明近五年在建工程项目实际进度、是否存在通过大额计提减值掩饰前期虚增资产的情形等问题。

今年2月28日,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4月18日,清华大学又与四川省国资委及四川能投签订协议,清华大学将其持有的清华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四川省国资委。未来,四川省国资委同意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最终则由四川能投持有清华控股100%股权。

这样一来,四川能投或将成为启迪环境的实际控制人,由此也让城发环境吸并启迪环境一案发生变数。

5月16日,启迪环境总经理黄新民突然“因个人原因”辞职。因为黄新民是去年3月刚刚由城发环境副总经理一职“空降”启迪环境总经理的,所以有投资者猜测,这或许已经意味着城发环境彻底退出了重组启迪环境。

此外,自从去年1月宣传要与启迪环境换股吸收合并之后,城发环境已经累计向启迪环境及其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约9.71亿元,这也使得城发环境有点“不堪重负”。

不过,城发环境正在以其他方式“曲线”吃下启迪环境旗下的优质资产。

目前,启迪环境已经先后将全资子公司郑州启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郑州零碳”)100%股权及其所属9个项目公司股权,还有间接全资子公司武汉启迪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生态”)及其所属5个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了城发环境,并将孙公司河北雄安启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雄安零碳”)100%股权转让给了城发投资。

6月23日,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6月21日与河南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城发投资”)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及《产权交易合同之补充协议》,将以15.04亿元的价格转让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北京新易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新易”)100%的股权。

城发投资和城发环境大股东均为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城发环境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92亿元,同比上升62.38%;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上升15.74%;

启迪环境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94.28%。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