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4月18日晚间,新洋丰(000902.SZ)披露2022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45亿元,同比增长3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2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07亿元,同比增长22502.66%;基本每股收益0.324元。
【科普】
新洋丰主营业务为磷复肥、新型肥料、磷酸铁、磷石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解读】
新洋丰延续了去年的稳健增长。2021年,新洋丰实现营业收入118.02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12.10亿元,同比增长28.22%。新洋丰是磷化工龙头,长期受益于化肥市场需求高增,主营产品价格景气上行,未来还将受益于新能源磷酸铁锂赛道的快速发展。
受益于化肥行业景气的拉动和延续,去年以来,磷化工业绩均迎来大幅增长,并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不仅如此,在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下,上游拥有磷矿石资源的磷化工企业借助完整的磷化工产业链,竞相布局新能源赛道。
化肥方面:
2021年,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涨带动种植业景气度回暖,并不断提振化肥需求。同时,主粮价格坚挺,助推复合肥、磷肥等价格上行。供给端,磷复肥工业协会要求到2025年,淘汰磷肥产能250万吨,将行业总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P2O5/年以下,而终端农产品需求高增,供需紧张推涨产品价格。据卓创资讯,新洋丰主营产品复合肥和磷酸一铵2021年均价分别为2845元/吨及2939元/吨,同比增长21%及51%。
磷酸铁方面:
磷酸铁锂是锂电材料中的正极材料。磷酸铁是磷酸铁锂的前驱体,可以理解为磷酸铁锂的雏形样品。
锂电池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的开采、加工,上游原材料在中游形成锂电材料,主要为各类化工产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拥有磷资源及一体化产业链的磷化工企业,制备磷酸铁具有先天的成本优势。截至2021年,新洋丰拥有90万吨/年的磷矿石资产,185万吨/年磷酸一铵产能(含工业级磷酸一铵15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一,另外母公司洋丰集团还拥有近5亿吨磷矿资源。
目前,磷酸铁和磷酸铁锂市场持续景气。Wind数据显示,2021年初磷酸铁锂价格为3.85万元/吨,到年末价格已经涨至9.20万元/吨,涨幅达138.96%。至2022年4月15日,磷酸铁锂价格已经高达16.6万元/吨。
不过,光大证券认为:中短期内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需格局仍将偏紧,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但长期来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给量将过剩。
由于政策和需求的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诸多动力电池厂商的大幅扩产提振磷酸铁、磷酸铁锂需求。早在今年2月,媒体即统计发现各路厂商宣称的扩产规模加上既有产能已经达到500万吨,明显超过2025年的下游需求。按照正常扩产周期,过剩将在明年出现。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