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6日凌晨,紫光股份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对相关不实报道情况的说明》。
该文章称《证券市场周刊》近期发表的一篇报道对公司经营情况提出了质疑,其引用的部分数据存在较大错误,且数据推导逻辑不严谨,导致得出的结论与事实差距较大。该报道指出,公司近年来存在“增收不增利”的问题,这是基于错误的市场数据和计算方式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符合公司实际经营现状。文中关于利润的计算,简单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片面地剔除财务费用和其他收益的影响作为经营利润,而未考虑前后数据的统计口径一致性。实际上,2021年前三季度,紫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76.24亿元,同比增长15.13%;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29.39%。
【科普】
紫光股份由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1999年发起设立,目前核心业务基本覆盖IT服务的重要领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网络设备、存储系统、全系列服务器等为主的面向未来计算架构的先进装备。
【解读】
《证券市场周刊》的文章确实存在疏漏之处,从财务上看,紫光股份2021年前三季度增收增利,原因是2021年1月并购了紫光云46.67%的股权。另外,不管采取哪种统计方式,紫光股份2021年都是“增利增收”的。
《证券市场周刊》的计算方式是:紫光股份“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31.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3亿元,而其中财务费用为-2.24亿元,较上年节省4.04亿元;其他收益为6.22亿元,较上年增加2.09亿元。”这样算下来,紫光股份“增收不增利”。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比较期间数据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即统计财务数据时,今年的数据要包含紫光云,去年的数据,要把紫光云加进来,追溯调整。这样才能进行“同比”计算。
公开信息显示:紫光云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590.94万元,亏损同比减少49.10%。
因此,紫光云今年的减亏为紫光股份做出了贡献。
紫光股份本次回应称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29.39%。”
那么,如果不考虑今年并购紫关云的情况呢?
我们可以换一种统计口径观察。并购紫光云的情况,在财报中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实际上,一般来讲,扣非(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净利润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能力。
2021年前三季度,紫光股份扣非后归属净利润是13.39亿元,上年同期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调整前)是11.07亿元,上年同期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调整后)市9.97亿元。这样算下来,紫光股份自身的主营业务,2021年也是实现了净利润较快增长的。
另外,常理判断,紫光云去年和今年的亏损规模都是数千万级别,而紫光股份去年和今年三季度的盈利规模都是10亿级别左右,目前紫光云对紫光股份利润的影响并不大。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紫光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74亿元,同比增长7.04%(调整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77.33%(调整后)。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APP,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