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9月15日晚间,尚太科技(001301.SZ)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经济开发区西区辖区内投资新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初步预计约40亿元。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容量、首次效率、循环等主要性能,在动力电池成本中占比不超过15%。负极材料的种类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
目前,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以及韩国。根据GGII数据,我国在负极材料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4%提高到2021年的75.8%。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前十大负极材料厂商中国有7家,分别为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凯金能源、尚太科技、中科电气、翔丰华。
尚太科技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下游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截至2022年末,公司含石墨化的一体化有效产能约24万吨/年,一体化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尚太科技今日公告称,公司着眼长远,坚定看好锂离子电池及负极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提前逆周期布局优质产能。在本项目中,公司继续发挥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采用最新装备和新工艺,继续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成本和品质领先优势,以优质的产能满足客户对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已进入下游知名行业如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雄韬股份、万向一二三、欣旺达、远景动力、瑞浦兰钧、中兴派能等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的供应链,并参与新产品开发,不断深化合作。
根据GGII数据,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1.8万吨,2021年出货量已达到72 万吨,复合增长率高达43.58%,成为了负极材料的主要产出国。2022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依然延续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全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达137万吨,同比增长达90%。未来几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仍将以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72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280万吨。
另据EV Tank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331.7万吨和863.4万吨,9成以上产自中国。未来三年国内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9.65%。
事实上,此次投建项目是尚太科技与下游主要客户扩产计划匹配的产能扩充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公司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提高公司竞争力。
项目将取得土地使用权后3个月内开工建设,项目最长工期不超过18个月。初步计划于2024年底逐步开始投产,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东北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尚太科技作为负极材料供应商,成本优势显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看好公司中长期份额。据其分析,公司成本优势来源于:1)石墨化工序自供率位居行业前列;2)独有工艺如焙烧工序使石墨化工序具备高生产效率;3)布局山西等电力资源丰富的基地,获得突出电价优势。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