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11月14日晚间,传化智联(002010.SZ)公告,公司拟以9.27亿元认购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9.27亿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消金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01%。同时,传化智联与蚂蚁集团当日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流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科普】
传化智联以发展传化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为首要目标,并协同发展化学业务。
【解读】
此次,蚂蚁消金公司注册资本拟从80亿元增至185亿,增资后,传化智联将持有蚂蚁消金5.01%股份。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为46.65亿元,以自有资金增资9.27亿元对公司来说压力不大。
蚂蚁集团整改已经一年多了,这次增资被认为是蚂蚁集团整改的重要进展。
蚂蚁集团有两大目标,首先是整改到满足监管要求,然后重启上市进程。去年,金融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五大整改要求,其中提到,在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方面,蚂蚁集团要确保资本充足,这里面就包含了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
蚂蚁消金是蚂蚁集团子公司。去年6月,银保监会批准设定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承接蚂蚁整改后的消费金融业务。此后不久,蚂蚁消金就开始承接花呗、借呗业务。数据显示,之前这两家小贷的消费贷体量,就在1.7万亿以上了,此前蚂蚁集团与很多银行合作,以联合贷的形式承接“花呗”、“借呗”。如今,在监管对联合贷加强整改的背景下,蚂蚁集团成立自己的消费金融公司,核心要务是将杠杆率进一步下降(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不低于10%),要保证原有业务合规,甚至继续增加业务,增资是必然的。
业内普遍认为,增资也是为接下来的IPO做铺垫。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对股东权益和公司财务并不产生实质影响。但却可以增加股本,在今后上市的时候,可以发行的股票数量会增加,有利于普通投资者参与。因此,此次蚂蚁消金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增资,为IPO铺路的意味也很明显。
从行业看,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增资动作不断,兴业消金、海尔消金、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均已先后完成增资。南京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的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也在9月初公告,拟增资至50亿元。此外,去年11月,蚂蚁旗下的消费金融业务启动了品牌隔离工作,原先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部分,正在逐步隔离为银行信用购、信用贷类的服务。刚刚过去的双11里,银行信用购服务也首次参与,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关于牵手蚂蚁集团,在物流领域展开合作,传化智联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传化货运网,本次与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充分协同各自在区块链技术、智能仓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平台化连接能力,加速推进数字货运网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依托公司线上线下丰富的业务场景,协同蚂蚁集团在金融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服务能力,双方将为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货运司机等客户群体,带来更高效、安全的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供应链金融在物流领域的模式创新,带动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前三季度,传化智联营业收入为282.61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减少35.3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