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远光软件(002063.SZ)利润有所下滑。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3.98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14.9%;扣非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12.13%。
深蹲是为了跳得更远。
事实上,如若拉长周期来看,在这之前,远光软件已稳健增长了8年:
营收由2016年10.94亿元一路增至2023年23.8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31亿元增至3.44亿元,扣非净利润由1.14亿元增至3.29亿元,CAGR各为11.8%、14.75%和16.43%。
一个关键事实是,远光软件通过主营业务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在持续增强。
它的经营性现金流入由2015年9.27亿元持续增至2024年2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75%。
单是2024年该指标就同比增加了4.51亿元,营业收现率同比增加约18.5个百分点至105.05%,处于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
得益于此,远光软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17亿元至2.32亿元,创下近10年来最佳现金流。
基本盘持续夯实
远光软件主营产品与服务包括数字企业、智慧能源、信创平台、社会互联等。
其中,数字企业领域产品主要面向集团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以“云大物移智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技术底座,构建覆盖全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远光在数字化领域已打造了九天智能一体化云平台、新一代企业数字核心系统DAP等多款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深度赋能能源、制造、政务及医疗等领域。
事实上,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远光软件在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管理软件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远光还服务了数十家医院的智慧财务项目顺利上线并验收,不断扩大公司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力。
数字企业也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源,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大半壁江山。2024年收入15.97亿元,营收贡献率66.57%。
自有财务记录以来,该业务持续增长。相较2019年11.05亿元的体量,CAGR为7.64%。增速虽然不高,但贵在四平八稳。
这表明公司基本盘得到持续夯实。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成员单位,其控股股东为国网数科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司为电力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远看人工智能
远光软件还在不断拓展新的能力边界。
早在2015年,远光就已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持续迭代研发和客户实践应用,依托融合了全栈AI技术能力的企业级复合AI平台,研发了900多款RPA机器人,发布了智能票据交收终端、智能U盾管家等智能设备,目前已形成人工智能发展的3+N业务模式。
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远光重点研究了RAG、AI agent等技术,发布了远光智言2.0、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应用平台、数智人超级助理。
围绕企业各类业务场景,远光还发布了知识智能问答、数据智能填报、报告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智能交互等系列智能体应用,提升了DAP产品智能化程度,在国网、南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以及西部矿业、华山医院、北大口腔等非电行业客户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平台、技术底座、算法模型、智能体等也将构成公司人工智能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
就在2024年,远光软件首次单列的人工智能业务收入,数值为3.31亿元同比增长4.87%,营收贡献率升至13.8%,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
远光在2024年业绩说明中表示,公司会在人工智能这块加大投入,未来该业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这绝非虚言。
你看啊,过去10年,它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由2015年2.28亿元一路增至2024年7.99亿元(累计投入43.91亿元),CAGR为14.93%。
2020年-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各为24.26%、26.11%、26.25%、29.71%和33.31%。
持续大比例的研发投入,远光软件正在为更长远的发展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