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黑马,暴涨318%,岩山科技,故事还没讲完?

古东管家

岩山科技

发布时间:

2025-09-01 21:07:47

泡财经APP

岩山科技(002195.SZ)的55万名股东最近有点爽!

8月份以来,其股价涨超50%,关键是,整个8月份,只有3个交易日收阴,无论大盘如何变化,它呈现的是“稳稳的幸福”。

如果再往前倒推,自2024年9月18日低点2.12元/股算起至2025年9月1日收盘,其股价已涨超318%,妥妥的大牛股。

上涨的原因,是因为它同时叠加了两个最热的概念:脑机接口和生成式AI。

对于岩山科技,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它的产品2345网址导航,经常上网的人应该都不陌生。

岩山科技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上海海隆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通过并购重组更名为"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2023年8月正式更名为岩山科技。

2023年起,公司将人工智能业务视为推动公司新一轮增长的战略催化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新兴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并已取得显著进展。

目前,岩山科技的主营业务已发展成两部分,分别是互联网业务和人工智能业务。

互联网业务包含2345网址导航、浏览器、安全工具等,2024年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4.54%,2025年H1,这一数字进一步提升至94.58%;人工智能业务包含Yan架构大模型(生成式AI)、智能驾驶算法、脑机接口技术等,2024年,这一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1.10%,但2025年H1,这一数字下滑至3.01%。

凭什么,人工智能业务这一总营收比重仅3%左右的业务板块,能助推公司股价上涨3倍,动态市盈率高达375倍?

先来看Yan架构大模型:

岩山科技控股子公司岩芯数智自主研发的Yan架构大模型是国内首个非Attention机制的通用大模型,采用创新的动态稀疏计算技术,摒弃了传统Transformer的注意力机制,通过动态拓扑网络(DTN)实现训练效率达同类模型7倍,推理量提升5倍。

公司拥有数十项AI专利,构建了完全自主的Yan架构知识产权体系,形成了从底层芯片适配到上层应用开发的全栈能力。

目前,公司已与AMD、联发科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开发AI PC、边缘计算设备等应用场景,但尚未形成广泛的技术普及和应用生态,商业化进度较慢。

再来看智能驾驶算法:

岩山科技子公司纽劢科技(Nullmax)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采用"纯视觉+类脑AI"方案,形成了独特竞争力。

纽劢的BEV-AI架构支持从L2+到L4级全栈解决方案,无需依赖高精地图,通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技术实现低成本部署。其方案适配TI、英伟达等7种芯片平台,目前已获上汽、奇瑞、赛力斯等车企量产订单,不过,当前其这一业务板块市占率不足1%,远落后于地平线、华为、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市场拓展面临挑战。

在脑机接口方面:

子公司岩思类脑研究院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已完成抑郁症治疗的工程验证,癫痫诊断准确率达92.7%,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其"高通道数脑机接口系统"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其脑电设备成本降至300美元,可应用在多种消费级场景,目前,已应用于《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意念操控,实现商业化落地。

厉害是真厉害,同时也需注意到,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Neuralink已获FDA临床许可并完成多例植入,Paradromics计划2025年底启动长期临床试验,而岩山科技的侵入式技术尚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

目前来看,不管是Yan架构主要面向的边缘计算市场、智能驾驶市场、还是脑机接口市场,均已处在爆发的前夜,凭借领先的、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岩山科技的业绩增量空间只能用“充满想象”来形容。

2025年H1,岩山科技实现营收3.17亿元,同比下降6.38%,实现归母净利润6711万元,同比增长81.51%,扣非净利润5808万元,同比增长159.06%,而这个增速,是建立在2025Q1,这几项主要财务指标同比增速均大幅下滑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Q2的业绩增长,含金量十足。

但无论如何,375倍的动态市盈率仍然是偏高的,要知道,岩山科技所属的互联网服务板块,滚动市盈率才165.64倍。

而同为脑机接口概念公司,截至9月1日收盘,汉威科技的动态市盈率为129.19倍,高德红外的动态市盈率为146.94倍。

当前的高估值,逻辑说得通,但仍需业绩检验成色。

后续,需重点关注岩山科技的脑机接口产品审批进展、智能驾驶量产订单落地情况以及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若技术商业化不及预期或净利润增速放缓,股价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