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钠电池概念股普利特上半年净利增超329.76%,去年同期下滑超46%

泡财经

普利特

发布时间:

2023-07-11 21:30:15

泡财经APP

泡财经获悉,7月11日,普利特(002324.SZ)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329.76%-437.20%。扣非净利润1.69亿元-2.19亿元,同比增长346.21%-478.22%。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主营大宗原材料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回升。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市场拓展,加强成本控制,促进公司效益增长。 2、新能源业务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2022年8月完成重组)纳入半年度合并报表范围。随着海四达产能提高和释放以及储能业务量的快速提升,收入利润实现稳健增长。

不过,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高增或与去年同期基数低有关。2022年上半年,普利特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6.16%至0.47亿元。

普利特主营业务是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三元、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烯烃类、改性聚苯乙烯类、改性工程塑料类、受阻胺类、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镍系电池。

普利特有“钠离子电池”概念。

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8月5日,上市公司完成收购海四达电源79.7883%股权交割。海四达电源成立于1994年,是专业从事三元、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能家电、通信、储能、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海四达电源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丰富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和持续的研发能力,在全球拥有较多知名客户。

今年5月8日,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普利特表示,海四达的方形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已衍生出多种尺寸、多种性能特点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集中式储能、基站电源等领域。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年产6GWh电池项目将重点面向大型集中式、工商业、家用储能等领域,该领域下游市场需求正快速增长。公司正在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未来将重点面向小型储能、特种车辆等领域。公司未来将根据细分储能市场和客户需求,具备多维度多种类的储能电芯生产制造能力。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低成本替代方案而受到关注。钠离子由于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因此材料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而且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和充电倍率方面也好于锂离子电池。但是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有100-150kW/kg,远低于三元锂电池,即使与磷酸铁锂电池比较也明显处于劣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争议较大。进入2023年,在需求乏力、供给增加的影响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跌破20万元/吨,这无疑削弱了钠离子电池所谓的成本优势。

据财联社,目前钠电池产业化进程仍然面临正负极产能不匹配、新型负极材料待开发、验证周期长等挑战,但行业进展虽不及预期却并未停滞,下游对钠电池要求也逐渐明晰。在近期由材能时代、电池社举办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财联社在会议现场了解,钠电池行业产业化推进仍面临不少挑战,无论是材料端或电芯端企业,均处在送样阶段,尚无大批量订单。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