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大北农占6个

古东管家

大北农

发布时间:

2023-10-17 21:15:10

泡财经APP

财经获悉,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告,公示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及相关信息,公示期为30日(自2023年10月17日至2023年11月15日)。包括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申请公司包括大北农(002385.SZ)、登海种业(002041.SZ)等。

其中,转基因玉米方面,通过初审品种包括裕丰303D、中科玉505D、登海605D、郑单958GK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北农生物”)与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下称“云南大天”)联合申请的罗单566DT也位列其中。

转基因大豆方面,获得初审通过的品种有脉育526、中联豆1505等,大豆种植主产区的东北区域明显占优,申请者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等。另外一个申请者是大北农生物,获得初审通过的品种有脉育526、脉育503、脉育511、脉育579、脉育565。

大北农生物是大北农的控股子公司,由大北农持股63.52%;云南大天是大北农二级控股子公司,由大北农全资子公司北京创种持股51%。

据证券时报报道,这是玉米、大豆转基因技术获得安全证书之后,最重要的进展。意味着距离商业推广更进一步。

在这之前,我国转基因颁布的是安全许可证,颁发给提供转基因技术的公司,比如大北农和杭州瑞丰。有了安全许可,说明技术上已经成熟,转基因技术还要和具体的育种环节结合,通过育种推广部出去,这就要借助目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种子公司。这一步需要种子公司也获得许可,就是携带转基因技术的品种通过审定。

此前尽管已在试点中,这些转基因品种还没有通过评审,没有官方认可的身份,现在相当于给了官方认可。

不过,目前这些品种处于初审通过后的公示环节,上述品种按程序通过审定后,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也就是说,真正走向市场,还需要政府统筹安排。

据了解,政府在转基因推广上非常审慎,采用的是逐步观察,确定效果后再继续推进的思路。 2021年政府确定转基因试点200亩,2022年是10万亩。今年大幅增加到390万亩,最终推广面积约400万亩左右。

大北农主营涵盖饲料业务、生猪养殖业务、种业业务和兽药疫苗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司陷入亏损。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归母净亏损7.7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7.5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此前,华泰证券7月17日研报指出,今年是国家转基因试点的第三年,若试点效果良好,转基因商业化推广有望提速。大北农作为国内转基因性状龙头,拥有先发优势、研发优势,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数量领跑行业。大北农种业在内生、并购方面都取得较好成果,云南大天公司、广东鲜美公司的并购对公司种业业务如虎添翼。创新研发方面,大北农不断强化生物技术优势,开发新基因,加快产业化落地,有望在未来保持国内生物育种技术第一梯队。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