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002415.SZ)这家公司,你可以质疑业绩增速下滑,但是,绝不能说公司不重视研发。
2020年,研发费用63.79亿元;
2021年,研发费用82.52亿元;
2022年,研发费用98.14亿元;
2023年,研发费用113.93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118.64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6.72亿元。
过去5年,累计研发费用503.7亿元,且保持逐年增长;2020年至2024年,海康威视研发费用率从11%进一步提高至12.8%。
要知道,A股上市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不到3%;即便科创板的研发费用率更高,但是,平均金额也不到3亿,但海康威视却在百亿以上。
以2024年为例,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跟净利润几乎齐平,但是,A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净利润的比例只有30%或者10%。
有两个数字需要特别强调。
第一,海康威视研发人员数量接近3万,占总员工比例接近一半;第二,跟很多科技公司不同,海康威视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O,全部计入成本。
什么意思?
尽管海康威视遭遇业绩压力,但是公司并没有减少研发投入。而且,也没有通过财务技巧调节净利润。
换言之,海康威视是一家非常重视研发且务实的公司。
需要说明的是,在困难的局面下,海康威视的分红依旧比A股绝大多数公司慷慨。
从2019年开始,海康威视就拿出一半以上的净利润用于分红。2024年,分红金额64.35亿元,股息率接近2.5%,高于很多公认的低估值绩优公司。
而这背后,又得提到公司出色的经营现金流。
2020年-2024年,海康威视经营现金流净额合计为688.5亿元,跟同期净利润差不多持平。要知道,海康威视很多部分收入是To B业务,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说相当不容易。
接下来,说说公司的主营业务。
海康威视面临的困难,超出了大家想象。
2019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海康威视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受到莫名打压,此后几年时间里,这种打压被不断升级;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叠加安防市场本身趋于饱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后来,地方财政吃紧,叠加宏观经济困难,投资、消费均遇到了压力;而且,安防市场本身又非常特殊,海外市场拓展非常困难。
但是,在多重压力下,海康威视依旧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营业收入保持了正增长,尽管增速降至5%以下;净利润尽管有所下滑,但是 ,202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差不多跟2021年同期持平。
不得不说,海康威视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8年,“创新业务”收入26.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5.4%;到2024年,“创新业务”收入增长至22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4.1%。
具体来说,就是机器人业务、智能家居业务、热成像业务、汽车电子业务、存储业务等等,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海外市场方面。2018年,境外业务占比28.47%,到2024年,提升至32.42%;而且,毛利率也没有下滑。
一句话概括,在巩固核心安防业务的同时,海康威视又不断开拓新业务,为公司注入新增长点。
可能有人要说了,尽管创新业务成绩显著,但是,并未让海康威视重回高增长。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一方面,开拓新业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一方面,由于安防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体量太大,因此需要足够的耐心。
海康威视的厉害之处在于,在公司面临诸多苦难的背景下,依旧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在发力新业务的同时,核心主营业务也未受到冲击。
尤其考虑到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我们觉得还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