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复合集流体站上风口,双星新材涨停,机构提示高增长确定性

泡财经

双星新材

发布时间:

2023-06-30 15:28:36

泡财经APP

财经获悉,6月30日,A股复合集流体概念活跃,双星新材(002585.SZ)涨停。

复合集流体是近期A股热门概念。据悉,复合集流体是锂电池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去年下半年就曾备受资金热捧。它是一种“金属层-高分子材料层-金属层”三明治结构的集流体材料,相比于传统集流体(纯金属箔),具有减少金属用量、降低电池成本、减轻电池重量、提高电池安全性等优势,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目前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一旦产业化打通,爆发力或将非常迅猛。

消息面上,近期复合集流体发展提速,相关公司陆续斩获首张复合铜订单。

万顺新材(300057.SZ)29日晚间公告,子公司广东万顺科技的动力电池超薄铜膜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多次送样下游客户,复合铜箔产品经客户测试验证,于近日获得了客户首张复合铜箔产品订单,标志着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久前,双星新材(002585.SZ)也公告其复合铜箔送样下游客户后经反复测试验证,获得客户的首张产品订单。

长城证券指出,2023年为复合铜箔量产元年,行业技术逐步趋于成熟,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随着良率的提升和工艺的成熟,复合铜箔的成本优势凸显,叠加其高安全性和提升能量密度等优势,未来复合铜箔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当前行业正处于从验证期导入到量产期的阶段,行业有望真正完成产业链闭环,高增长确定性强。

双星新材主营高性能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布局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涵盖背板基材、强化PET、光伏背板、PET复合铜箔。

当下,双星新材业绩承压。2022年,其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6.98亿元,同比下降49.58%。今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锐减99.31%,仅178.23万元,营收亦同比下滑26.19%至12.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下滑的同时,公司一季度存货却高达22.12亿元,较年初增加1.49亿元,或存在“卖不动货”之虞。

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双星新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告负,为-3.48亿元,但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增长,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为约10.9亿元,年初为9.7亿元,存货为22.12亿元,年初为20.63亿元。公司现金流状况或令人担忧。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