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特朗普政府新任的政府效率部部长,正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快感,也承受到财富灰飞烟灭的反噬。
3月10日,美股特斯拉(TSLA.O)大跌15.43%,2024年末以来,特斯拉最大跌幅超53%,市值腰斩,近8000亿美元跌没了。
从销量看,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危机:
2025年2月,中国销量同比暴跌49%,德国骤降76%,法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跌幅普遍超过40%,美国本土市场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正遭遇本土新能源车的全面围剿;
欧美市场上,由于马斯克的政治立场问题,导致特斯拉品牌形象崩塌,遭到消费者抵制。
我们先看中国市场。
中国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8.8%,超过了65.7万辆,占整体交付份额的36.7%。
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销量位列新能源车市场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是比亚迪(002594.SZ)和吉利。
不过,进入2025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日益呈现颓势。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销量排名滑落至第四,2月份又跌到了第六。
核心产品遭遇竞争,加上智驾“翻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越来越难。
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去年至今,这两款车型持续遭到竞争挑战。
Model 3之前一直是20-30万这个级别的纯电轿车销量冠军,是自从小米SU7发布以来,就已多次打败特斯拉Model3。与Model3相比,小米SU7被很多消费者认为优势很大,不管是性能还是配置或者空间,内饰等等都明显优于model 3。
再看Model Y,以前长期是国内纯电SUV销量冠军,但后来众多的国产纯电SUV崛起,都对标Model Y。2024年甚至出现所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就是指六大国产SUV标特斯拉的Model Y。
进入2025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智驾”,即中国版FSD也翻车了。特斯拉FSD要6.4万元,而国内车企纷纷搞起“智驾平权”,免费下放智驾系统。这样一对比,特斯拉就非常尴尬了。
如果说,在中国特斯拉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因素,在欧美面对的则是政治因素。
特斯拉早期的人设就是科技风、环保风,所以很受欧美左派的追捧,但是自打支持特朗普以后,马斯克开始大力鼓吹极右主张,被视为“背叛”了特斯拉在欧美的长期拥趸们,即“三观不合”。
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任职以来,力推联邦裁员1万人、支持传统能源关税、公开站队欧洲极右翼政党。
马斯克表示德国选择党是德国“最大的希望”。这个德国极右翼政党已经被德国官方列为极端组织,其部分成员甚至使用纳粹时期的口号。对不少欧美民众而言,马斯克已经严重触犯底线。
美国民主党支持者发起“把马斯克送上火星”抗议,美国、法国多处特斯拉门店、充电桩遭纵火,欧洲消费者因反感其干涉德国大选而转向比亚迪。
调查显示,30%的潜在买家因“不认同马斯克价值观”放弃特斯拉,Z世代对特斯拉的购买意愿从2024年的58%骤降至2025年的23%。Baird分析师指出:“特斯拉不再代表进步,反而可能被贴上‘特朗普支持者’标签,这对高端市场是毁灭性打击。”
当企业沦为意识形态战场,估值也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
华尔街首次将政治风险纳入估值模型:瑞银指出,马斯克的党派标签使特斯拉品牌折价20%;美银测算,每增加1%的“政治争议指数”,特斯拉市盈率需下调3倍。
这被称为“政治Beta系数”。
特斯拉的“故事”,越来越撑不起估值。
从基本面看:2024年,特斯拉净利润同比下降7%,结束了此前三年的正增长。毛利率更是从29%降至17%。
“技术神话”遭遇挑战。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失利说明了一切。
到现在,连“粉丝经济”都玩下去了。靠星辰大海、环保理想“人设”吸引的拥趸们,越来越成为马斯克意识形态的仇敌。
目前,特斯拉每股依然超过230美元,但分析师已经开始用传统车企模型为其定价——若按福特市盈率(8倍)计算,特斯拉股价应低于50美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