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6月26日,A股电力板块活跃,江苏国信(002608.SZ)收涨7.61%。
今年6月以来,北半球多国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民众生活生产遇“烤”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发展迅猛。北美和欧洲多国也正在经历高温的炙烤。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
国泰君安6月26日研报称,迎峰度夏高温催化,行业政策或迎重要时间窗口。受高温等因素影响,预计部分区域负荷增速或远超全国整体水平(以北京为例,国网北京公司统计,截至6月23日,近期北京电网负荷同比增长约30%,其中空调等降温负荷占总负荷35%),部分区域高峰期电力供需挑战可能更大。中电联预计,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当前迎峰度夏期间高温持续催化,区域电力供需偏紧更加显著,政策有望推动出台容量电价等机制,激励火电投资以及推动火电向调节型电源转型,保障电力供应安全,行业政策或迎来重要时间窗口。
江苏国信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相关电力服务、煤炭销售业务及售电业务;金融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发电业务、热力生产、相关电力服务、煤炭销售业务、售电业务、金融股权投资、PE投资、证券信托、财富管理、同业金融、产业金融、消费金融等。
民生证券认为,金融板块稳定的利润贡献奠定了江苏国信业绩的基础。在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下,公司在江苏省内机组利用小时与电价有望维持高位,在建+待核准的7GW煤电机组投产后装机接近翻倍;山西机组同时受益于坑口低煤价和外送高电价优势,江苏省内机组业绩有望随煤价下行逐步修复。
2022年,江苏国信实现营业总收入324.39亿元,同比增长12.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12.6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3年第一季度,江苏国信实现营业收入71.84亿元,同比下降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29.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26.51%。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