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从未发布过民间理财产品和相关的APP/网络链接等信息

泡财经

三峡能源

发布时间:

2022-05-18 18:44:56

松塔财经研究中心

【概述】

泡财经获悉,5月18日晚间三峡能源(600905.SH)公告,近日,公司发现仍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利用非法山寨的“三峡能源”投资平台,通过手机APP、微信群等进行诈骗活动,并有群众上当受骗。该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并对公司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公司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公司不会开展民间集资活动。公司从未发布过民间理财产品和相关的APP/网络链接等信息,未授权任何个人或单位开展上述业务,以后也不会发布此类信息或授权任何个人或单位开展此类业务。

【解读】

三峡能源已经第二次发声:有不法分子仿冒公司名义从事诈骗活动。

此前于3月26日,由央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三峡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利用手机App、网络投融资平台虚假宣传,进行诈骗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60人在“三峡能源”的山寨诈骗平台投资,被骗投资款项总计数百万元,目前有部分投资人报案,而平台已经处于彻底失联状态。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投资者表述,起初抱着“试水”的心态投入一笔钱后,会因短时间内的收益而加大投资。但4月开始平台提现速度越来越慢,时至5月初平台彻底无法提现,才悔不当初。

此外,据称此山寨平台极其狡猾,在三峡能源官方发声打假后,该平台还蹭着这一消息继续诱导用户投资。同时,在平台“跑路”前还进行了二次收割。以验证用户真实性为由,冻结账户作为威胁,在会员相继充值完后杳无音讯。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表示,行为人会利用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的心理以及信息差,让投资者在日常生活中防不胜防。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金融环境整顿规范提出两方面思路:

一方面应从渠道/导流端入手,在非法金融活动高频现身的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小程序等展开大力监测,并设置相应的举报机制,及时反馈、快速响应,将不良信息内容果断移出;

另一方面则需要从资金流转环节入手,督促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加大账户监测,通过风控水平的提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5月初,上市公司沃森生物也被传出发理财产品。随后,沃森生物辟谣,称其从未与任何单位联合发布过名称为“X射线近距离治疗系统”和“川贝母粉”等理财产品。

沃森生物解释称,该项理财产品系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所做的虚假宣传,与公司无关,公司也从未授权过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非官方渠道及平台发布投资信息。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第一季度,三峡能源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51.84%归母净利润22.64亿元,同比增长51.4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