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诚证券近日发布研报,首次将兴业控股(0132.HK)纳入研究范围,并给予“买入”评级。研报指出,兴业控股大健康养老业务将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方向,预计该业务规模将不断扩大,毛利率也将进一步提升,预期2026年每股归母利润将达到0.54港仙,建议作长线部署。
作为佛山市南海区唯一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兴业控股构建“1+X”产业体系战略,以大健康养老业务为主业方向,以科技、融资租赁、民爆业务作为战略支撑,持续深化业务转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次信诚证券发布兴业控股首次覆盖报告,标志着兴业控股的大健康养老产业战略转型受到专业研究机构的认可,也意味着这家受益于港人北上养老的上市公司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关注。
受益于港人北上养老 核心大健康养老业务高速增长
兴业控股持续经营的业务包括大健康养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民爆业务、科技板块业务,及酒店和物业投资。其中前三项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97.2%。
在三项主要业务中,大健康养老业务是兴业控股的核心业务,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信诚证券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兴业控股大健康养老业务收入达1.09亿港元,同比增长12.9%,已连续两个半年度突破1亿港元,增长势头强劲。从利润看,自公司开展大健康养老业务以来,自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后,一直保持良好的盈利状态。
目前,兴业控股已在佛山南海区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保持佛山最大机构养老品牌的领先地位。在2025年3月,旗下的桃苑福利中心入选了“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客户接触面。
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兴业控股共拥有医养床位4390张,其中医疗护理床位455张,使用率高达85.93%;养老床位达3435张,同比增长727张,另有在建养老床位500张,建成后养老床位将达到3935张,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内地老龄化问题严重,香港地区更加显著。据世卫预测,到2040年,预计内地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02亿;而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23年10月统计月刊推算,香港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由2021年的145万增加近一倍至2046年的274万。
香港特区政府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宣布,将优化跨境支付通服务,容许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长者,选择由政府直接将现金援助款汇入其在内地的指定银行账户,预计明年实施。研报指出,相信此措施会鼓励更多香港长者到广东省养老。
信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北上养老的新趋势将使兴业控股受益。当前兴业控股的养老产业毛利率为10%,公司还处于前期发展铺垫阶段,仍有明显的成长空间。凭借内地养老机构服务较好、收费低于香港平均水平以及轮候时间短等优势,将吸引大批港人北上养老。此外,如果公司提升香港长者的比例,毛利率有机会进一步提升。
受益“双碳”政策利好,战略支撑业务稳中有进
兴业控股的融资租赁业务由附属公司“绿金租赁”进行,主要提供融资服务,并专注于环保项目。该业务形式是承租人将资产所有权转让给绿金租赁,绿金租赁再返租给承租人。融资租赁业务为兴业控股带来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目前该公司已为多个自来水设备、环保设备等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兴业控股的融资租赁收入为1.93亿元,同比增长2.0%,占整体收入的46%,期内经营利润为9373万港元,同比增长7%经营利润率为48.6%。
研报观点指出,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政策下,环保产业仍有大量发展空间,同时公司优化审批流程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做好风险管控保证收益,又多措并举筹集运营资金,在2025年8月中旬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中小企业支持公司债券”。研报强调,预期兴业控股的融资租赁业务仍能以较快速度增长,并为公司提供现金流。
民爆业务是兴业控股另一个战略支撑业务。兴业控股以广东天诺投资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旗下全资持有1家民爆生产公司、危险品运输公司、控股1家爆破公司、参股1家炸药销售企业。受下游矿山开采、基建投资放缓等影响,民爆市场需求下降,公司该项业务收入1.04亿港元,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期内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0.8%至2657万港元。预期兴业控股凭借高效的技术能力,持续降本增效,能维持稳定的利润率。
信诚证券观点认为,兴业控股正处于转型期,逐渐向大健康养老业务转移,紧跟内地及香港老龄化趋势,增长潜力不容小觑,同时融资租赁和民爆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构建了公司业绩基本盘,公司整体发展将会获得可观的增长,建议作长线部署。
近日,随着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十五五”规划针对养老和大健康行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指导,在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方面强调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为养老产业未来五年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深耕医养结合模式的兴业控股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确定性。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