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是科技实控人遭立案调查已达两月,IPO阶段即被监管质疑“商业贿赂”

发布时间:

2024-03-25 15:03:08

泡财经APP

财经获悉,3月22日,华是科技连续收到来自浙江省证监局的警示函决定和深交所的监管函。

此前3月14日,华是科技公告称,近日收到东阳市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公司实控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叶建标被实施留置及立案调查

然而,在3月22日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华是科技称,1月19日,公司及叶建标家属收到东阳市监察委员会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叶建标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调查。

也就是说,实控人遭留置及立案调查已经长达两个月,华是科技选择了隐瞒。

值得注意的是,叶建标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是“涉嫌职务犯罪”。

事实上,在IPo阶段,华是科技即被监管质疑“商业贿赂”,然而最终公司还是成功上市。而今实控人涉职务犯罪遭立案,是否与贿案有关呢?

1、专心做政府生意,20多年未走出浙江

华是科技从事智慧政务,是一家杭州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客户大多为政府机关、国有企业。

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华是科技浙江省内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8.75%、6.87%、86.48%和80.16%。

在2021年华是科技的IPO审核问询中,深交所曾提出过一个“敏感”的问题:“股东及其近亲属是否在浙江政府部门、发行人客户、投标公司任职或持股,发行人业务主要集中于浙江省的原因,发行人获取项目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情形?”

华是科技自然是予以否认。

而此次对华是科技实控人实施留置及立案调查的是监察委而非公安机关,这意味着实控人存在卷入贿案的可能。

采取留置手段的监察机关,实际上就是纪委。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珺分析称,被采取留置措施的话,肯定是有一些犯罪线索的,留置措施主要适用于国家工作人员及国企高管等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可能被留置高管和职务犯罪有关联。王珺进一步举例称,比如A股公司高管行贿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就属于职务犯罪,就会被监察机关留置,而高管作为行贿方,也是犯罪事实的关联方,所以也会被监察委采取留置措施。

2、是否与“业绩变脸”有关

华是科技上市以前业绩稳健增长,然而,上市后却遭遇“业绩变脸”。显得极为诡异。

2018年、2019年、2020年,华是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90亿元、4.10亿元、4.6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614.43万元、4491.43万元、5235.37万元。2021年,华是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母净利润5999.76万元,同比增长14.60%。

然而,2022年公司一上市就“雷”了。

2022年,华是科技营业收入为4.72亿元,同比减少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6.36万元,同比减少3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3.97万元,同比减少47.15%。

23年前三季度,华是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08%。

财务数据显示,华是科技上市前的业绩增长似乎有“水分”,大量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而非真金白银。2019年到2021年,华是科技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8.69%、40.63%和54.71%。

(本文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