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这家2020年年初上市,位于深圳南山的公司,据说是996卷王,一周工作6天,这不公司实控人李红京是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又代行财务总、董秘职责,7月22日,实控人李总终于腾出来董秘职位给赵冠捷。
在李老板代行财务总和董秘之前,这两个岗位也是换人换的非常勤,似乎也是个难当的职位,而且薪酬情况也是非常令人迷思:2024年,公司给财务总范莹加薪了76.7万,董秘李律薪酬降了50多万,两人还分别在 3 月、9 月离职 —— 涨薪者也走,降薪者离开,岗位稳定性与薪酬逻辑成谜?
不过,从高管整体薪酬来看,属于卷虽卷,钱给够的写照。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95.66万元,年薪中位数为101.31万元,董事长反而拿的最低,只有42.36万元。
这让我想起那句话“高管薪资低的,绝对干不成什么大事”,那公司给的高,是不是就能大力出奇迹呢?
道通科技上市当月,彼时股价就翻了接近一倍,最高前复权价格达到了63元左右,如今近乎腰斩,但公司有智能驾驶、华为机器人概念,自带想象空间。而且公司业务以出海为主,国外收入占比70%,毛利率高达60%左右,要比国内业务毛利率高出15%左右。
要知道在国内内卷、利润率低的环境下,“出海”本身就是一个给得起估值溢价的因素之一。
从24年财报、25年半年报预告情况来看,公司连续两期增收更增利。而且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提出“全面拥抱AI”战略。所以公司有哪些看点呢?
根据公司自身的描述,他的业务主要是瞄准绿色能源、低空经济、具身智能三大万亿级产业机会。
第一曲线业务是汽车数字维修业务,瞄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主要给汽车提供数字化汽车诊断,公司是后市场的三大巨头(博世、实耐宝)之一,2024年,道通科技的TPMS传感器在全球汽车后市场的市占率约为7%-8%。
汽车诊断行业因为需要长期研发积累和应对高度电子化的汽车电子系统进化,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因依赖独立构建的海量车型通讯协议数据库及核心算法库,也有着极强的知识产权壁垒。
24年这类业务收入30.18亿,按收入高低排序,分别为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胎压监测系统)系列产品、ADAS标定产品、软件升级服务。这块业务的亮点是数字维修AI Agents 化,而且软件化已经有收入体现,2024 年软件收入4.46 亿、毛利率高达99%。
而且,TPMS Sensor和ADAS产品这块有标定刚需,目前ADAS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随着汽车智能化提升,需求也会持续强化。
第二曲线业务是数智能源业务,依托充电桩,融合电力电子与AI技术,打造车桩云平台、光储充Agents,为客户提供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充电。
根据调研信息,公司充电云业务中的智能运营、运维及支付平台突破了多个能源类、重卡类、商超类的头部客户,2025Q1订单增长80%。
充电云在海外市场的收费模式根据充电枪口数量,每年收取软件服务费。根据公开信息,数智能源业务2024年收入为8.67 亿、毛利率为37.27% ,今年二季度已经实现盈利,收费模式也在向软件服务转型。
第三曲线业务是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AI+机器人业务,目前初期聚焦智能巡检(能源领域)、智能交通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公司自建了道通AI智算中心、道通具身智能实验室。这块业务主要是与华为联合研发,依托大模型、具身智能硬件产品集成等,驱动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集群实现自主协同作业,目前已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未来二者会进行行业泛化的大规模联合推广。
此外,因为公司以出海收入为主,公司来源于北美地区的收入占比较高,占到了公司整体收入的50%左右。
考虑到地缘政治、关税影响,公司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北美基地已经在23年年末正式投产,越南基地也是为了出口北美考虑。
根据公司说法,在当前关税情况下,公司会对数字能源产品进行涨价处理以覆盖关税成本。
从国外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变化趋势来看,较2020年有所下滑,但2024年有小幅提升。
从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数字维修和数智能源业务(智能充电)收入分别为28.09亿、8.67亿,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58%、37.27%。其他产品2.08亿是否为低空经济+机器人业务尚不可知,毛利率为34.54%。均属于有一定壁垒和附加值的业务。
结合券商研报,总结起来就是,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看点
1、公司在25年Q1单独列支了AI及软件收入,意味着全面AI战略的推进,同时也意味着商业模式的转型,目前AI及软件收入包括数字维修、数智能源的AI收入,这块业务不仅不受关税影响,而且毛利率和资本市场给的估值溢价较高,未来随智能诊断终端和智能充电终端销售增长,AI软件服务费收入有望加速;
2、数字维修业务这块,公司推出搭载“维修大模型”和AI Agents的新一代综合诊断终端Ultra S2及ADAS标定系统,具备量价齐升逻辑,而且AI技术也会赋能数字维修业务,帮助打造新的综合诊断解决方案;
3、AI数智能源业务已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而且收费模式逐渐往软件服务收费方向发展;
4、AI+机器人业务上,已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而且会和华为联合推广;
总结起来,就是业务突出AI及软件应用,而且有商业模式的变化,从原来硬件产品为主,逐渐转向软件服务收费模式,算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软硬结合进度较为靠前的公司,而这也会带来估值层面的变化;此外,在机器人业务上,公司与华为也会联合研发解决方案,同时深度合作推广。
但风险点在于,收入占比最高的汽车综合诊断产品收入在22年-24年增速分别为-4.1%、12%、-1.5%。
财报快评
资产结构以流动资产为主,按资产占比情况来看,依次是账面货币资金20.28亿,占比为29.87%、存货占比19.18%、固定资产占比18.3%(房屋建筑物为主),应收账款占比13.58%(一年内应收款为主),暂无资产风险。
资本结构方面,公司没有金融负债,只有经营性负债和可转债,债券余额11.88亿。可转债是2022年7月起息,2028年7月到期,最新转股价是22.55元/股,目前已经较转股价浮盈45.9%,利率最高就2%,基本算得上是低息借款。
因此公司债务风险较低,流动性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合同负债创历史新高,结合过往年份的规律来看,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至少是有保障的。
公司的现金流在2023年、2024年也有所好转。
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20年-24年,公司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为25.7%,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10.3%。收入的成长性较好。
利润端的增速略慢主要是销售和研发费用投入较多,主要是因为业务转型投入,近两年开始有所降低,分别在15%、16%左右。综合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也是在2023年触底之后开始爬升。
图片
根据公司在24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制定的业绩目标来看,以23年净利润为基数,24年、25年至少分别要实现4.2亿、5.6亿的净利润目标,从24年实际利润情况来看,实际完成5.6亿,超出预期,如果25年也能实现,折算成当前估值是22倍PE。
就公司当前的动态PE来看,处于历史分位10.48%,也是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总之,道通科技一手抓出海,一手用AI重构三大业务曲线,虽然有管理迷思、核心业务增速波动,但软件结合的模式迭代,叠加智能驾驶、机器人的发展东风,这家 “卷出来” 的公司需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