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中科电气(300035.SZ)2月20日公告,中科星城控股与宁德时代将对公司子公司贵安新区中科星城进行增资,其中,中科星城控股将向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增资4.2亿元,宁德时代或其全资子公司将向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增资2.8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贵安新区中科星城注册资本将由1亿元增加到8亿元。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第一期拟建设6.5万吨产能,第二期拟建设3.5万吨产能。
【科普】
中科电气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类、消费类、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星城对外经营销售。
锂电池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了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解读】
该项目会大大提高中科电气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目前锂电负极材料正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但长期有产能过剩的隐忧。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是2021年12月13日新设的公司,本次增资完成后,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的注册资本由10,000万元增加到80,000万元,中科电气或其全资子公司中科星城控股持有65%的股权,宁德时代持有目标公司增资后35%的股权。
截至2021年9月末,中科电气已有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为6.2万吨/年,已有石墨化产能为2万吨。在建产能为14.2万吨/年,其中贵州基地负极材料产能8万吨/年,长沙基地负极材料产能6.2万吨/年。加上其他规划中的产能以及本次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10万吨产线,全部建成后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34-35万吨/年,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产能将达到29.5万吨/年。
目前,中科电气负极材料产品出货主要集中在动力类锂电负极材料(应用方向为新能源汽车的大动力及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类的小动力)。去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大幅拉动了对锂电池的增量需求,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和销量同比均大幅度增长。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计约7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预计2022年仍将保持大幅增长趋势。据EVTank预计,到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目前业内企业纷纷扩产,机构预测2023年或出现产能过剩。从行业来看,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有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日立化成、凯金能源、韩国浦项化学等,头部厂商目前都在加速扩产。据媒体统计,仅今年1月份便有最少5个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超200亿。此外,负极材料的火热市场也吸引了国内外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诸多以前不涉及负极材料的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赛道之中。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中科电气预计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4亿元-3.93亿元,同比增长110%-140%,扣非后净利润3.21亿元-3.66亿元,同比增长110%-140%。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APP,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