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9月2日晚间,中科电气(300035.SZ)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比亚迪全资子公司重庆弗迪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 合资公司主要从事负极材料的生产、销售(具体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经营范围为准)。合资公司将建设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并优先向重庆弗迪及其关联方供应。
【科普】
中科电气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了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解读】
“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相当于中科电气去年产能的约1.5倍。根据国盛证券5月12日研报,截至21年底,中科电气共有负极产能6.64万吨。今年上半年,中科电气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4.83万吨、确认收入数量4.54万吨。
中科电气近来持续扩产。5月13日晚间,中科电气公告,拟在四川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此外,根据银河证券4月29日研报,中科电气扩产项目还包括:1)贵州中科星城3万吨负极材料+4.5万吨石墨化项目;2)湖南中科星城5万吨负极产能;3)子公司集能新材料新增1.5万吨/年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项目;4)云南曲靖“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贵州贵安“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在可见的未来,中科电气负极产能或将跃升。目前锂电负极材料正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但长期有产能过剩的隐忧。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计约7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预计2022年仍将保持大幅增长趋势。据EVTank预计,到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目前业内企业纷纷扩产,机构预测2023年或出现产能过剩。
对比亚迪而言,携手中科电气可以保障其锂池业务的上游负极材料供应。
2020年,比亚迪全资子公司重庆弗迪电池工厂在重庆璧山投产,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首发地,也是全国最大“刀片电池”生产基地。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中科电气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3亿元,同比增长147.07%。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64.91%。
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归母净利润35.95亿元,同比增长206.3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