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19日晚间,蓝色光标(300058.SZ)公布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6.83亿元,同比下降8.47%;净亏损21.75亿元。
同日,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收入97.74亿元,同比增加25.6%;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55.10%。
公司称,2022年公司部分互联网、汽车及房地产行业客户预算减少明显,且媒体返点下调以及客户投放预算延期立项、跨境电商行业出海步伐受到一定制约等原因,公司营业收入为366.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7%,同时,公司计提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减值合计20.38亿元,致使公司归母净利润与归母扣非净利润下滑。
蓝色光标2022年陷入亏损符合预期。此前公司曾预告2022年亏损在18亿元到22亿元之间。因此其年报业绩基本达到最坏结果。
公司提到商誉减值。
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企业,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收购后,标的企业的业绩不及预期,上市公司就会出现商誉减值。相当于上市公司投资亏损。在A股,有时候一些上市公司实控人为了利益输送,进行高溢价收购,被收购公司可能是其关联方或隐藏的关联方,这样就为商誉减值埋下了隐患。
蓝色光标的商誉减值早已引起交易所关注。今年1月,深交所网站日前公布《关于对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要求蓝色光标补充说明商誉减值的各种详细情况,提醒其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认真和及时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蓝色光标主营业务是公共关系咨询服务和广告服务。
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也持续下滑,但是频繁蹭热点。
2020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05.27亿元、400.78亿元,增速分别为44.19%、-1.11%,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95%。
2021年11月5日,股价低迷久矣、第三季度净亏3022.8万元的蓝色光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深圳蓝标与阿里达摩院合作的虚拟直播间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11月16日,蓝色光标在互动平台更是“杀疯了”,公司盘中三答“元宇宙”:称跟meta、腾讯、亚马逊等有合作沟通,还要发布“元宇宙战略”。
到了2023年,蓝色光标摇身一变进军热火朝天的人工智能。今年2月7日,蓝色光标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试用ChatGPT技术,自有虚拟人苏小妹已经介入了AI多轮对话,AI作诗能力已经进入技术测试阶段,未来会结合AIGC和终端交互做更多数字化拓展;同时,公司也在做其他ChatGPT产品的试用和调试。AI技术在蓝色光标已早有应用,并且在蓝色宇宙布局伊始,AI化就是三条技术主线之一。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看似业绩高增,但实际质量不高,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着实太低。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仅3268万元,断崖式同比下降91%。
事实上,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1.49亿元)仍然远远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3.63亿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