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枫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0.7亿元,同比下降50.74%;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下降74.99%;扣非净利润19.91亿元,同比下降74.84%。
也就是说,过去1年,它的营收已经发生腰斩。
这还没有结束。到了25Q1,智飞营收进一步暴降79.16%至23.74亿元。
利润端方面,则更加惨烈,它已连续3个季度录得亏损且亏损金额逐季扩大。
24Q3-25Q1,智飞生物分别录得归母净亏损8369.64万元、1.32亿元和3.05亿元,扣非净亏损8741.52万元、1.51亿元和3.2亿元。
显然,智飞生物已深陷盈利困局。
九价不好卖了
昔日的疫苗茅,究竟怎么了?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代理疫苗不好卖了是主要原因。
你看啊,它的代理产品收入在2024年直接崩了个大的,同比下降52.46%至246.65亿元,结束了过去7年快速增长的局面。
作为默沙东4价HPV疫苗、9价HPV疫苗代理商,智飞在国内高价HPV疫苗领域至今都是一家独大。
4价苗、9价苗相继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国内获批,智飞代理收入由此飙涨,由2017年2.74亿元一路狂奔至2023年518.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9.63%。
2023年,代理产品一度为公司贡献了98.05%的收入。
也是在2023年默沙东与智飞的步子迈得过于激进,9价苗批签发量按年增长了136.16%至3655.08万支,相较2022年净增加了2107.35万支。
在蒋仁生快速抢占九价存量的态势下,九价苗供需发生反转,“一针难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是“人等苗”,现在是“苗等人”。
这也加剧了低价苗厂商之间的价格战。
就在去年8月,沃森把二价HPV疫苗价格砍到了“一杯奶茶钱”(27.5元/支)。
反噬很快到来,因极致“内卷”,低价苗基本算是卷废掉了。
2023年,智飞4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同比下降26.27%至1034.34万支;到了2024年,更是一把暴降95.49%至46.6万支。
可以这么说,HPV疫苗战场已经基本没有4价苗什么事儿了。
存货高企
太过激进的九价铺货策略,也让智飞吃到“苦头”。
一个是存货飙升,2024年,智飞库存商品同比暴涨149.59%至219.29亿元,相较2023年增加了131.43亿元。
同期,公司存货同比上涨143.7%至222.69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亦升至44.52%。
截至25Q1,智飞存货仍高达219.05亿元,相较2024年末仅减少3.13亿元,但占总资产比重却进一步升至45.31%。
如此庞大的存货规模,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仓储成本,一旦卖不出去,还面临减值风险。
据choice数据,2023年、2024年,智飞生物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2亿元和5140.74万元。
高企的存货也表明九价苗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
智飞坦承,主要产品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
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后,智飞开始着手清库存。一方面,减少九价HPV疫苗的批签发量,2024年下降14.8%至3114.08万剂;另一方面,默沙东调整了九价HPV疫苗发货节奏,2025年2月宣布暂停向中国供货,先让市场上的存货清一部分。
自主疫苗表现平庸
智飞自主疫苗存在感一直很低,除了2021年因新冠疫苗而大放异彩外,其余多数年份表现平庸。
2024年,公司自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93%至11.82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下滑态势。不过,营收贡献率仅为4.53%。
值得注意的是,该业务毛利率相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32个百分点至80.06%。
这表明智飞自主产品并不是很能打。
2023年10月,智飞还与另一国际制药巨头GSK签订《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成为后者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国内代理。
2024年,智飞开始销售该疫苗,全年获批签发量377.6万剂。
据健识局,这远超前几年GSK自己销售时候的数量,但公司业绩如此惨淡,只能说明这些疫苗都没卖出去,甚至可能都没到疾控部门手里,连销售收入都没确认。
这么看下来,代疱疫苗还是难以复制过往HPV疫苗的神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