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26日,汇川技术(300124.SZ)公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32.55亿元-36.75亿元,同比增长55%-75%。报告期内,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等均取得快速增长;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大宗商品和芯片价格上涨,使得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降低。
【科普】
汇川技术主要业务分为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轨道交通业务等五大板块。
其中:
电梯配套属于成熟业务,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
轨道交通,属于工程交付类业务,与基建投资密切相关;
通用自动化业务为例,主要包括各类变频器(把电压与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和频率可变交流电的装置)、控制系统、工业视觉系统等;
新能源车业务主要包括主要为电机控制类和电源类;
工业机器人业务重点围绕锂电、光伏、手机行业应用提供配套。
【解读】
汇川技术业绩预告基本符合机构预期。最近28家机构对汇川技术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2.72亿远,汇川技术自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32.55亿元-36.75亿元,与机构预测差不多。
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汇川技术出现利润增速远不如营业增速。原因包括大宗商品和芯片涨价。
一般而言,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能体现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2021年前三季度,汇川技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82%,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6.31%。公司营收增速和扣非归母净利增速一致。
但是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74亿元,同比增53.08%,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降到了23.3%。
今日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32.55亿元-36.75亿元,同比增长55%-7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00%-60.0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00%-60.00%。全年利润增速与营业增速同步,显示公司可能四季度产品结构有所优化、成本控制取得效果,利润增速不如营收增速的情况得到改善。
展望2022年,汇川技术上游的大宗商品成本可能会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外停产的产能将会逐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或将从当前高点回落至合理区间,而近期的PPI和内需数据环比不断地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这一观点。
2021年12月底,汇川技术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曾表示通用自动化业务是对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最大的业务版块。通用自动化领域,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7.12亿元,同比增约77%。
国元证券认为,目前国内通用自动化已经进入底部区域,迎来左侧布局机会。
其认为,自2000年工业化以来,我国工业产成品库存共经历了6轮完整的周期,每轮周期长度相对稳定,持续时间约为3-4年。2019年是第六个库存周期的末尾,产品存货原先有望在2020年结束下行周期、迎来上升周期。但是2020年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市场自身运行的节奏,需求骤降、库存被动累积,随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需求逐步回暖,被动上升的库存开始重新去化。随着经济向好,下游需求逐渐爬坡,工业生产信心恢复即供给端在增长,目前库存周期正处于被动补库存向主动去库存阶段过渡。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第三季度汇川技术实现营业收入约50.74亿元,同比增长5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29亿元,同比增长28.34%。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APP,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