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董事长被留置调查,牵扯巨额行贿案,一家三口违规也要偷摸减持

泡财经

卫宁健康

发布时间:

2023-07-03 16:23:23

泡财经APP

医疗信息化龙头卫宁健康(300253.SZ)遭遇重大利空。

公司今日早间发布一条利空消息,7月2日收到茂名市监察委员会通知,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周炜先生被实施留置措施。

这一消息火速击垮卫宁健康股价,开盘直奔20cm跌停。同时带崩行业,久远银海(000277.SZ)跌停、创业慧康(300451.SZ)跌近6%。

为什么“留置措施”威力如此之大?

留置是对人身自由的一项严厉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22条规定,被留置说明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也就是说,卫宁健康董事长周炜大概率涉及违法犯罪,而且情节不轻,这或许与董事长多年前行贿发审委委员以及医疗圈反腐有关。

一直以来,IPO就是一场造福盛宴,牵扯着众多庞大的利益链条,自然隐藏诸多蛀虫。

前几年,“孙小波受贿案”一把扯下IPO受贿的遮羞布,最后被判坐11年牢。

孙小波在2009年至2012年担任创业板发审委员期间,直接收受IPO上会企业贿赂金额700多万,涉及企业之多,高达45家企业。

这里面就包括卫宁健康,要知道2010年卫宁上市被否,2011年竟然成功上市。而在上会前一天,卫宁董事长周炜在一家小茶馆送给孙小波1万欧元(折合人民币9.2万)。

那么此次周炜被留置,是不是“孙小波受贿案”的秋后算账?

另外,医疗属于腐败高发地带。今年以来,茂名市纪委监委多项措施严惩医疗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卫宁在茂名有多条中标信息,会否涉及行贿腐败?

而根据我国《监察法》规定,三个月内卫宁董事长是否犯罪就会有大致定论,最长不超过半年。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孙小波违纪被查时间是2017年10月,而在当年12月卫宁实控人一家三口冒着即便被证监会处罚的风险也要偷偷减持,在持股比例减少达到5%时没有公告,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火速保全财产?

一直以来,卫宁健康为创业板中大白马,但属实不算“白”。

我们以疫情为分水岭,在疫情以前的2017-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亿、3.03亿、3.98亿,俨然一副成长股模样。

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十分拉胯,分别为0.80亿、1.24亿、2.33亿,占到归母净利润只有一半。

这是一种十分背离的现象。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公司面对下游过于弱势导致回款困难,说明公司真实盈利质量差,漂亮的业绩只是纸上富贵。另一种情况是公司有虚增利润的嫌疑。

卫宁确实为报表好看费尽心思,有一个指标异于常人。研发费用资本化率突然在2017年飙升至50%,远高于同行。这是调节利润的一种手法,通过减少当期研发费用,从而增加当期利润。

而进入疫情之后,在2020-2022年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则逐年下滑,从5亿下降至1亿。今年一季度更是净亏损0.64亿,同比由盈转亏。显然,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愈发艰难。

其次,我们来拆分公司业务。

卫宁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传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另一块是创新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

尤其是互联网医疗,简而言之,是指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在线医保支付、医药电商、医院管理信息化等,目的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院效率。

听起来场景很大,是公司多年来画的大饼,机构们不愿放弃卫宁原因在此。但现实是:

一,2022年互联网医疗业务营收5.63亿,营收占比18%,占比至今不大。

二,互联网医疗毛利率从2020年的39%暴降至如今的10%,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整体毛利率。

三,创新业务板块主要三家公司“云药”沄钥科技、“云险”卫宁科技、“云医”纳里健康在2022年全部亏损,且相对于2021年加剧,同比下滑超65%。

一句话,推广多年,仍是巨婴。

总而言之,不堪的业绩加上始终难以实现的创新业务大饼,在实控人被留置后,卫宁健康的动荡恐怕才刚刚开始。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